西渝高铁桃园隧道群贯通,奏响交通强国新乐章

2025-09-03 13:23:06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2025年8月30日,一则振奋人心的消息传遍大江南北,西渝高铁桃园1号隧道顺利贯通。至此,由桃园1号、2号、3号隧道共同组成的桃园隧道群全部贯通。这一关键节点的打通,不仅为西渝高铁的建设进程注入了强大动力,更成为我国交通建设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西渝高铁作为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京昆通道和包()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长约739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其建成后将极大地缩短地区时空距离,促进区域协同发展。而桃园隧道群虽然全长仅1513米,却因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成为了整个工程中的“硬骨头”。

  科技创新,攻克隧道建设难题。在桃园隧道群的建设过程中,科技创新无疑是最大的功臣。面对软岩缓倾岩层、岩体强度低、稳定性差,以及“小净距”等诸多复杂地质条件,建设团队没有丝毫退缩,而是凭借着智慧与勇气,积极探索创新施工方法。三台阶施工法的应用,将隧道断面科学地分为上、中、下三个区域依次开挖,有效降低了施工风险;弱爆破技术的使用,最大程度减轻了对围岩的扰动,保障了施工安全;3D扫描仪、全站仪等先进设备的投入,实现了对隧道沉降量的动态监测及超前地质预报,为施工质量提供了坚实保障。这些科技创新成果,不仅解决了眼前的难题,更为今后类似地质条件下的隧道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彰显了我国铁路建设领域的科技实力与创新精神。

  协同合作,凝聚建设强大合力。一项重大工程的成功,绝非单靠某一个单位或某一个人的力量就能实现,西渝高铁桃园隧道群的贯通亦是如此。在建设过程中,参建各方紧密配合、协同作战,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建设单位精心组织、科学管理,为工程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设计单位深入调研、精心设计,确保了工程方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施工单位不畏艰难、日夜奋战,将设计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监理单位严格把关、认真履职,保证了工程质量和安全。此外,当地政府和沿线群众也给予了大力支持,为工程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正是这种全方位、多层次的协同合作,才使得桃园隧道群能够克服重重困难,按时实现贯通。

  战略意义,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西渝高铁桃园隧道群的贯通,不仅仅是一个工程节点的完成,更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从区域发展角度来看,它将进一步完善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络布局,加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关中平原城市群之间的联系,促进区域间要素流动和资源共享,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对于沿线城市而言,高铁的开通将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带动旅游业、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繁荣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从国家层面来说,这是我国交通强国战略的生动实践,展示了我国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强大实力和坚定决心,对于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作用。

  西渝高铁桃园隧道群的贯通,是我国铁路建设者们辛勤付出的结晶,是科技创新与协同合作的胜利果实,更是我国交通强国征程中的一座熠熠生辉的里程碑。它承载着沿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为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全体建设者的共同努力下,西渝高铁必将早日建成通车,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侯利彬)

责任编辑:李 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