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身实践薪火相传 青春力行共护国安 山东大学护理与康复学院“提灯传宿火・安本护家国”社会实践队暑期实践圆满收官

2025-09-05 12:21:48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为推动国家安全教育从知识普及向能力塑造转变,山东大学护理与康复学院“提灯传宿火·安本护家国”社会实践队于2025年7月至8月开展了以“激扬青春力量 共筑国安防线”为主题的社会实践专项活动。从西北戈壁到东南沿海,从雪域林川到海外校园,实践队跨越2国10省(自治区)20余地,融合学校、社区、企业、养老院四大层面,通过“沉浸式教育+创新式传播+立体化调研”三维模式,覆盖经济安全、国土安全、生态安全等20余个国家安全重点领域,将国家安全理念传递至千家万户,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团队累计制作发布10节线上微团课,浏览量突破2000次,原创多个国家安全教育情景剧剧本和宣传海报,开展线下宣讲42场,覆盖超万人,收集调研问卷百余份,获得多篇国家级、省级、校级媒体报道,不仅完成了一场“行走的国家安全教育课”,更以青春担当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提升注入鲜活力量,交出了一份成果丰硕、意义深远的实践答卷。

  锚定方向: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实践航标

  本次实践活动深刻响应深入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号召。当前,国家安全教育正从“知识普及”向“能力塑造”纵深推进,从“个人提升”向“引导共建”深度转变。作为新时代青年学子,实践队始终牢记“厚植家国情怀、深入基层群众”的使命,以“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责任与能力,共同构建大安全格局”为目标,将护理与康复专业的人文关怀与国家安全的时代要求相结合,力求让国家安全理念既“入脑入心”,又“见行见效”。

  活动筹备阶段实践队便展现出严谨细致的作风。通过召开行前专题会议,明确实践分工、制定详细方案,确保各环节有序衔接;开展针对性的宣讲培训,从内容设计到表达技巧,帮助队员掌握“接地气”的传播方法;组织调研培训,教授实地考察、档案研究、案例分析等专业方法,提升调研深度;同步落实安全培训,覆盖人身、财产、调研场景安全等维度,为实践活动筑牢“安全底线”。四项筹备工作环环相扣,为整个暑期实践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探源求真:14地调研解码国家安全多维内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深化对国家安全各领域的认知,实践队走进2国7省14个调研地点,从历史传承、自然生态、国际视野等多个维度,实地探寻国家安全的深层意义。

  在山东济南,实践队首站前往市中区总体国家安全观主题教育基地,系统学习人工智能安全、科技安全等20个重点领域的核心内容,通过互动展项、案例视频,构建起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全景认知;转战陕西西安,队员们在西安博物院触摸历史脉络,在西安事变纪念馆聆听抗战故事,从重大历史事件中深刻理解政治安全、军事安全对国家命运的关键作用;走进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博物馆的红色文物、王家团庄北堡子的革命遗址、宁夏博物馆的历史展区,让队员们在红色记忆中感悟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的历史根基;在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达里诺尔自然博物馆,队员们围绕生态保护、资源可持续利用展开调研,通过标本观察、生态数据解读,深化对生态安全、资源安全的理解;河北邯郸市冀南山底抗日地道战遗址(峰峰矿区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基地)内,队员们钻进蜿蜒的地道,触摸抗战时期的防御工事,实地体会“人民防线”对国土安全、生物安全的重要意义。

  青岛作为实践队的重要调研区域,留下了多处实践足迹。在老舍故居,队员们从文学作品与文化传承中挖掘文化安全的时代价值;在革命烈士纪念馆,缅怀英烈事迹,理解“英雄精神”是维护国家安全的精神支柱;在交通安全博物馆,聚焦社会安全中的公共安全领域,学习交通事故预防、应急处置知识,将“安全无小事”的理念融入专业认知。

  为突破提升国际视野,实践队成员还前往了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贝蒂生物多样性博物馆,通过实地调研对比中外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安全风险防控方面的实践,拓宽了国家安全认知的国际维度;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水晶乡岷江源国家湿地公园,队员们沿着岷江源头栈道实地考察,记录水源保护现状、生态修复成果,将“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的认知转化为直观感受;山东潍坊青州博物馆内,队员们通过考察文物修复技艺、历史文化展陈,从“文物保护” 视角深化对文化安全的理解——每一件文物都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守护文物就是守护国家文化安全的根基。

  14 地调研跨越山海、兼顾中外,队员们不仅积累了丰富的一手资料,更在“看、听、思、悟”中,将抽象的国家安全概念转化为具体的认知与认同,为后续的基层宣讲储备了鲜活素材。

  扎根基层:16地宣讲点燃国安“星火”

  “调研是‘输入’,宣讲是‘输出’。”带着调研中沉淀的认知,实践队走进6省16地的学校、社区、企业、养老院,针对老中少全年龄段人群,开展形式多样的国家安全知识宣传活动,让“国家安全,人人有责”的理念深入基层。

  在学校领域,8 所中小学成为“国安知识进校园”的主阵地。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的课堂上,队员们用“国安知识知多少”互动式科普短视频,为高中生解读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的风险与防范;湖南省邵阳市坪上镇筱筀学校的操场上,“穿越时空的国安课”历史事件沉浸式剧本演绎吸引了小学生参与,通过角色扮演了解“粮食安全”对国家稳定的意义;山东青岛第九中学、青岛实验高中、济南西城实验中学,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七十中学、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五家渠市第一中学,河南省温县第一高级中学的校园里,队员们结合当地学情,分别开展“深海安全”“经济安全”“金融安全”“太空安全”主题微团课,用动画、案例让青少年理解“国家安全离我们不远”。

  社区是“国安知识进万家”的重要场景。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同心县豫海镇罗山社区,队员们通过“身边的国家安全”主题微视频,向居民讲解“网络诈骗防范”“社区消防安全”等社会安全知识;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恒大城社区、临沂市沂水县杨庄镇吴家楼子村的广场上,创意宣传海报吸引了不少村民驻足,队员们生动解读“生态安全与农业生产”“资源安全与节约用水” 的关系,让知识“听得懂、记得住”。

  针对老年人群体,实践队走进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托老院,队员们发挥护理专业特长,将“生物安全”与“健康防护”结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老年常见诈骗防范”“夏季传染病预防”,并发放图文并茂的宣传手册,让老年人感受到“国家安全关乎每个人的晚年幸福”。

  在企业领域,3 家企业成为“国安知识进职场”的试点。山东艺远品牌营销策划有限公司的会议室里,队员们围绕“经济安全与企业合规”展开交流,提供“青年视角的国安建议”政策简报;青岛透镜光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山东亿博源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的办公区,队员们结合“数据安全”“金融安全”主题,讲解企业在数据存储、内容创作中的安全风险,助力企业提升安全意识。

  16 场宣讲覆盖不同场景、不同人群,队员们灵活运用“微课堂”“短视频”“情景剧片段”“海报解读”等形式,将国家安全知识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案例,真正实现了“从课堂到生活” 的延伸,让国家安全理念在基层落地生根。

  创新传播:多维成果让国安知识“活”起来

  为突破时空限制,扩大国家安全教育的覆盖面,实践队在调研与宣讲之外,打造了一系列创新传播成果,让国安知识借助新媒体“传得开、影响广”。

  其中,十节线上国家安全主题微团课成为传播“主力”。队员们围绕“国土安全、粮食安全、社会安全、深海安全、生态安全、网络安全、文化安全、资源安全、经济安全、生物安全”十个核心主题,精心设计课程内容。每节微团课既有案例解读,又有互动提问;既有专业知识,又有生活提示。课程发布后,迅速引发广泛关注,总浏览量突破2000次,实现了“一次创作,多次传播”的效果。

  此外,实践队还原创了多部国家安全主题情景剧剧本,如《无声的防线》聚焦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手”护家园》关注生物入侵风险,剧本结合真实案例,情节生动、教育性强,可用于学校、社区的线下展演;设计制作的2幅国家安全主题宣传海报,画面简洁、文字精炼,已在调研宣讲地点的公告栏、活动区张贴,成为“静态的国安课堂”。

  这些创新成果不仅丰富了国家安全教育的形式,更让“严肃的知识”变得“有温度、有活力”,有效提升了国家安全知识的传播力与影响力。

  青春答卷:实践圆满收官,青年担当永续航

  从黄河流域到天山南北,从东部沿海到大洋彼岸,这个暑假,山东大学护理与康复学院“提灯传宿火・安本护家国”社会实践队以 “调研14地、宣讲16场、覆盖2国10省”的扎实行动,完成了一场“行走的国家安全教育”。队员们不仅深化了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认知,更通过基层实践,将青春力量融入“共筑国安防线”的时代使命。

  实践虽已圆满收官,但守护国家安全的青春征程才刚刚起步。正如实践队队长戴悦然所说:“这个夏天,我们从‘学习者’变成‘传播者’,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未来,我们会继续带着这份家国情怀,用专业所长、青春之力,让国家安全的‘宿火’持续传递,让‘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理念深入人心。”

  激扬青春志,护国安家园。山东大学护理与康复学院“提灯传宿火・安本护家国”社会实践队的暑期实践,不仅是一次知识传播与能力提升的实践,更是新时代青年践行“强国有我”誓言的生动写照——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国家安全防线注入青春力量,这就是我们留给这个夏天最珍贵的答卷。(戴悦然

山东大学护理与康复学院“提灯传宿火·安本护家国”社会实践队

责任编辑:李 震
新闻关键词:实践国家安全国安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