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暑运“高光”收官,勾勒民生与发展新轮廓

2025-09-09 11:16:54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随着8月31日最后一趟列车平稳抵达站台,2025年铁路暑运圆满落下帷幕。在这62天里,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9.43亿人次,同比增长4.7%,国家铁路累计发送货物7.02亿吨,同比增长4.8%,客货运量双双刷新历史同期纪录。这一成绩的背后,是铁路部门在运输保障、文旅融合、物流支撑等多方面的协同发力,深刻诠释了铁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压舱石”作用。

  暑运期间,旅客出行需求呈现“井喷式”增长,学生流、旅游流、探亲流高度交织。铁路部门迅速响应,依托新线新站的投入使用与科学的运力调配,全力满足民众出行需求。京哈高铁京沈段、沪昆高铁杭长段的高标运行,大幅缩短了城市间的时空距离;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等新线的开通,为西南地区增添了出行新通道;重庆东站等新站的启用,有效缓解了枢纽压力。同时,日均开行旅客列车11330列,同比增长8%,通过对12306售票大数据的精准分析,及时增开热门时段、方向和区间的运力,让旅客出行不再为“一票难求”而发愁,保障了出行的顺畅有序。

  暑期是旅游黄金季,铁路部门敏锐捕捉这一机遇,大力推进铁旅融合,激活旅游消费新潜能。开行的亲子游、研学游、红色游等特色旅游列车及银发专列,成为连接“诗与远方”的流动纽带。哈尔滨东至抚远、昆明至西双版纳等旅游列车,将沿线的自然风光、人文古迹与特色美食串联起来,通过优化开行时刻,实现“昼游夜行”“快旅慢游”,为旅客带来沉浸式旅行体验。“齐鲁1号”“大河之南号”等特色旅游列车不断升级服务,探索“旅游列车+”模式,打造全新消费场景。据统计,暑运期间全国铁路累计开行旅游列车579列,同比增长31% ,有力带动了沿线旅游经济、银发经济的发展。

  在客运繁忙的同时,铁路货运也在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暑运正值各地迎峰度夏关键期,能源保供任务艰巨。铁路部门充分发挥大秦、浩吉、瓦日、唐呼等主要煤运通道作用,加大电煤运输力度,对发电企业用煤需求给予运力倾斜,国家铁路累计发送电煤2.43亿吨,确保全国371家铁路直供电厂存煤可耗天数稳定在25天以上,保障了电力稳定供应。对于粮食、化肥、抢险救灾物资等重点物资,铁路部门开辟“绿色通道”,全程跟踪盯控,确保快速运输。在国际联运方面,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中老铁路国际货物列车稳定开行,提升口岸运输能力和效率,为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提供了坚实支撑。

  2025年铁路暑运的成功收官,是铁路部门精心组织、科学调度、创新服务的成果体现。它不仅彰显了铁路在满足民生出行需求、促进文旅消费、保障物资运输等方面的担当作为,也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展望未来,期待铁路部门继续发挥优势,不断提升运输服务品质,为“流动的中国”增添更多活力,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路上行稳致远。(王永昌)

责任编辑:李 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