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乐舞动传古韵,乡村美育润童心

2025-09-10 17:04:2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为推动美育教育深入乡村校园,7月22日—25日,曲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礼乐筑梦,雅韵同行”实践队走进山东省曲阜杏坛小学、尼山益海小学。通过“理论+实践”融合的创新模式,将古老的佾舞艺术转化为生动有趣的美育课程。

  活动伊始,实践队的成员们首先来到曲阜孔子博物馆,开启了“充电学习模式”。实践队员围绕佾舞的历史脉络、动作范式及背后的礼乐文化内涵展开系统学习——从佾舞的队形寓意到每一个手势的礼仪象征,从古代礼乐制度到其在当代的文化价值,成员们仔细记录、反复揣摩。实践队队长说道:“佾舞作为具有鲜明非遗特征的传统舞蹈,一招一式都承载着千年文脉,我们要先吃透文化内核,才能在教学中让孩子们不仅学会‘跳’,更能理解‘为什么而跳’。”这种“理论打底”的充分准备,为后续校园教学打下了扎实基础。  

实践队员在孔子博物馆学习相关礼乐文化知识/图:汪盈月

  带着满满的知识储备,实践队员分别前往杏坛小学和尼山益海小学展开实践活动。初见那些孩子们,一双双清澈的眼睛流露出对舞蹈的渴望,尼山益海学校校长说道:“我们这边没有专门的舞蹈教室,咱们先在音乐教室上课吧,现在老师们都不够用,学校资源缺乏,音乐老师都在教语文。”听到这里,实践队员们更加坚定了此次活动的决心。

  在活动中,实践队队员不仅向孩子们讲解礼乐文化知识,教授具有鲜明非遗特征的佾舞,让孩子们在舞动中感受传统礼乐的韵味;同时,也会带领孩子们接触汉唐古典舞,学习其基本手型与站姿,在举手投足间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作为扎根曲阜的学子,我们想把专业所学化作陪伴的力量,为孩子打开看见传统文化魅力的窗。” 实践队队员在成果汇报时说道。早在得知要开展艺术夏令营时,队员们就定下初心:用爱播撒艺术种子,以陪伴见证成长绽放。在乡村校园里,从此多了一群身着统一队服,满怀热忱的 “乡村美育引路人” 。

实践队员为孩子们规范舞蹈动作姿势/图:汪盈月

  成员们发现,对于乡村孩子而言,这样的专业舞蹈课是新鲜事,舞蹈不仅是艺术技能,更是打开传统文化之门的钥匙。在佾舞 “立身中正” 教学环节,成员们通过 “想象自己是小松树,稳稳扎根” 的引导,帮同学们找到站姿诀窍。

实践队员带领孩子们进行揖礼动作练习/图:汪盈月

  集体排练中,孩子们从羞涩僵硬到自信舒展。杏坛小学五年级学生孔同学说:“跳佾舞的时候,觉得自己好像穿越到了古代,特别有意思。现在放学回家,我还会跟爸爸妈妈比划学到的动作呢。”尼山益海小学的李同学也表示:“我以前不知道还有这样的舞蹈,现在觉得传统文化好神奇,已经让妈妈帮我查更多礼乐文化的资料了。”

实践队员与孩子们进行合影留念/图:汪盈月

  据悉,从博物馆里的文化深耕,到校园课堂的美育播种,成员们让专业舞蹈走进乡村孩子生活。实践队指导教师表示:“同学们用‘以美育人’的行动,诠释着传统文化传承的青春力量。希望她们能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让‘以美润心’成为乡村美育常态,让传统文化在代代相传中绽放更璀璨的光彩,让更多乡村孩子能在美育滋养下拥抱更丰富的精神世界。”(李钰濛)

责任编辑:李 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