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大学实践团赴内蒙古正镶白旗开展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活动

2025-09-12 10:49:36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为服务国家乡村振兴与民族团结发展大局,7月,山东建筑大学“语你相约·蒙行筑梦”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赴内蒙古自治区正镶白旗,开展以推广普通话为主线的社会实践活动。团队跨越三省五地,深入草原牧区,通过语言教学、非遗体验、民族团结绘画和红色教育等多种形式,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乡音启蒙:普通话种子播撒

  针对内蒙古地区多民族聚居、语言环境复杂的实际情况,实践团立足当地语言使用现实,精心设计普通话推广课程。团队从方言与普通话语音差异比较入手,通过语音正音、情景对话、经典诵读等多种形式,帮助孩子们克服发音障碍、提升口语表达能力。在“趣味绕口令挑战赛”“童声诵经典”等教学环节中,队员们耐心示范、逐字纠正,以鼓励式教学增强儿童学习信心。课堂上诵读声琅琅,孩子们逐渐敢于开口、乐于表达,普通话在教育基层深深扎根。

实践队员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活动,孩子们踊跃举手、积极互动。  陈一超 供图

  漆韵传情:非遗技艺中的文化美

  实践团组织开展“漆扇制作”非遗体验活动。队员们以漆为语、以水为墨,向孩子们讲解漆扇的历史渊源与制作技艺,引导他们在动手实践中理解中华文化内涵。孩子们在水面调漆、浸染成纹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语言沟通能力,更增强了对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感性认知。一件件绚丽独特的漆扇作品,成为孩子们表达自我、传递情感的桥梁,也在潜移默化中深化了他们的文化认同与民族自豪感。

实践队员用漆扇宣传齐鲁文化,孩子们展示自己制作的漆扇。 陈一超/摄

  石榴花开:多民族童声对话

  实践团组织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绘画活动,邀请来自蒙古族、汉族等多民族儿童共同参与。孩子们用手中画笔共绘象征民族团结的石榴图,以童真视角诠释“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深刻寓意。活动中,孩子们用普通话交流协作、分享创作理念,在共同完成画作的过程中增进友谊、深化共识。这一活动不仅提升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实际使用能力,更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子播撒进孩子们的心灵深处。

实践队员与孩子们共绘《石榴籽》作品,传递民族团结情谊。  陈一超 供图

  红色回响:跨越时空的青春誓言

  实践团专程赴正镶白旗人民烈士纪念塔开展红色教育活动,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重温入团誓词,聆听革命事迹,感悟初心使命。队员们列队肃立、高举右拳,以洪亮之声发出青春誓言,在缅怀先烈中汲取精神力量,进一步坚定了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服务乡村振兴和民族团结事业的理想信念。红色文化与推普实践相结合,增强了团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激励青年学子以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庄严承诺。

  以青春推普,筑振兴之路

  本次推普社会实践活动是山东建筑大学外国语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发挥专业优势、服务国家战略的切实举措。青年学子们在基层实践中深刻体会到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对促进区域发展、增进民族团结、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作用。未来,学院将继续引导青年学子深入边疆、深入乡村,持续开展语言服务、文化传承等实践项目,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董亭 任晓月 颜子涵 陈一超

实践团队合影。  陈一超 供图

责任编辑:李 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