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航空学院乘务学子赴沾化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专业服务赋能乡村振兴
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2025年暑期,山东航空学院乘务学院充分发挥专业特色,组织18名学团骨干赴滨州市沾化区黄升镇实验学校,开展以“专业赋能+乡村服务”为主题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活动旨在引导青年学子深入基层、服务乡村,在实践中增长才干、锤炼品格,以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精心组织,校地联合强队伍
学院高度重视本次实践,确立了“专业赋能+乡村服务”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方向。团队组建采取“校地联合、师生结合”的模式,精心选拔18名综合素质好、专业能力强的学生志愿者。通过系统岗前培训和技能考核,队员们熟练掌握应急救护操作规范、航空礼仪展示技巧及与儿童有效沟通的方法。团队配备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辅导员担任带队教师,并邀请中小学教育专业教师参与课程设计,为实践活动高质量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专业赋能,特色服务见实效
团队成员分工明确,构建起一整套高效运行的服务体系。安全保障组在校园关键点位轮值,全力守护师生安全与校园秩序;后勤保障组负责饮用水供应、应急处理及家校沟通,营造温馨安全的暑期环境;教学协调组精心设计并实施特色课程,核心内容聚焦航空服务专业优势,开设“应急救护知识进校园”课程,普及生命救护技能;开展“航空礼仪专题培训”,提升学生文明素养;引入科技元素,邀请校内社团进行无人机悬停与低空巡航演示;开设“计算机基础实操”小课堂,助力乡村儿童拓展视野。
协同创新,长效机制促发展
学院积极构建校地合作长效机制,与沾化团区委、黄升镇党委政府紧密协作,共同擦亮“山东航空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品牌。地方政府在活动场地、宣传推广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当地媒体全程跟踪报道。实践团队创新运用短视频、直播、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技术,有效扩大了活动影响力。相关报道先后被光明网、中国网等10余家主流媒体转载,网络点击量突破1.3万人次,产生了积极的社会示范效应。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是山东航空学院乘务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专业教育与服务社会深度融合的生动体现。活动不仅为沾化乡村注入了青春活力,也为青年学子提供了宝贵的实践锻炼平台,有效提升了其社会责任感和专业应用能力。学院将持续深化实践育人体系,引导更多青年学子投身乡村建设,让青春在服务国家战略中绽放光彩。(孙英华 边小玲 张智超 郑泽玉 赵越 徐志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