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安全生命线,打赢应急主动仗

2025-09-15 15:16:14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据悉,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广州通信段经常面对广东地区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频发的挑战,该段不定期开展应急演练,这不仅是一场技术练兵,更是对铁路通信“生命线”地位的深刻诠释。

  演练要求职工全面掌握应急设备设施,在自然灾害预防中发挥后备军作用,确保应急通信畅通无阻,凸显了通信系统在铁路应急体系中的枢纽价值。

  在纵横交错的铁路网络中,一列列钢铁巨龙昼夜不息地穿梭。然而,在这高效运行的背后,潜藏着自然灾害的无常威胁。暴雨倾盆、山体滑坡、地震突发——这些不可控因素随时可能挑战铁路的安全防线。当灾情切断了常规通信,那条看不见却至关重要的通信生命线,便成为决定救援成败的关键所在。

  铁路通信应急演练,正是锻造这条生命线的关键之举,其意义远超一般性的技能训练,而是关乎整张铁路大动脉在危急时刻能否保持跳动的战略部署。

  应急设备设施的全面掌握,是筑牢通信防线的第一块基石。为防止部分职工对应急设备存在“知而不用、用而不熟”的现象,这无异于在防洪堤上留下蚁穴。应急通信设备、卫星电话,4G球的掌握等,不是陈列品,而是通信卫士手中的钢枪。每位职工都应当成为这些设备的“活手册”和“操作专家”,通过反复演练,将操作流程融入肌肉记忆,确保在极端条件下也能迅速建立通信链路。

  正如古人云“操作专家”,唯有将应急设备的使用技能转化为本能反应,才能在灾难来临时不乱方寸。

  当今气候变化加剧,极端天气事件频发,铁路应急通信能力建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迫。设备保障单位,更应当以前瞻性的视野推进应急演练工作,模拟更多样化的灾害场景,建立演练效果量化评估体系,精准发现并弥补短板;加强与其他兄弟单位的联合演练,提升协同作战能力。同时,也要注重将演练成果转化为标准化操作流程和应急预案,形成完整的应急知识管理体系。

  铁路通信应急演练,表面是技之演练,实质是责之担当。每一次模拟演练都是对生命至上理念的践行,每一条应急通信线路都是连接希望的生命线。当每一位铁路职工都能娴熟驾驭应急设备,当整个系统能够在灾情中迅速构建起可靠的通信网络,铁路就将不仅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动脉,更是国家铁路应急单元中坚不可摧的通信堡垒。(朱大为)

责任编辑:李 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