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运费证”专列启航:物流金融融合的创新里程碑
2025年9月12日,陕西韩城下峪口车站内,机车长鸣,满载55车3520吨钢材的46103次列车缓缓驶出,全国首趟铁路“运费证”物流金融服务专列就此踏上征程。这一创举,恰似破晓的曙光,穿透传统物流与金融服务模式的迷雾,为实体经济发展开辟出一条充满希望的新航道。
交通物流,作为实体经济循环的“大动脉”,其顺畅与否直接关乎经济的健康运行。降低物流成本、优化金融服务,一直是政策着力攻坚的重点领域。在此背景下,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携手金融机构,大胆探索“物流 + 金融”的创新融合路径,铁路“运费证”金融项目应运而生。与传统的“运费贷”不同,该项目以远期国内信用证为支付工具,将金融服务深度嵌入企业供应链全流程,实现了运杂费线上化结算与融资服务的无缝对接,让金融支持精准地渗透到国内实体企业货运的每一个环节。
对于企业而言,铁路“运费证”业务宛如一场及时雨,带来了诸多实实在在的利好。远期支付和灵活账期,让企业能够根据自身资金状况合理安排还款,有效缓解了资金周转的燃眉之急;融资成本低,如同为企业减轻了财务包袱,使其能够轻装上阵;线上便捷操作办理,更是提高了业务办理效率,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成本。
从宏观层面审视,这一模式构建起了“产 - 运 - 融”一体化的服务生态,将铁路物流的网络优势、金融资源的调配优势与实体企业的产业需求紧密结合,为解决大宗商品运输领域的融资难题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西安方案”。它犹如一座桥梁,连接起区域经济的各个板块,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助力陕西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
全国首趟铁路“运费证”物流金融服务专列的开行,是物流与金融深度融合的一次成功实践,更是实体经济发展征程中的一座里程碑。以后定会有更多这样的创新举措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驶向更加广阔的蓝海。(李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