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红色基因:山东“一朵小红花”团队 探索乡村幼儿启蒙教育新路径
2025年暑期,一支名为“一朵小红花”的大学生宣讲团穿梭于山东省菏泽市、德州、泰安等六个地市的乡村社区、幼儿园与企业之间,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红色精神宣讲实践活动。团队通过60场线下宣讲与线上传播,为乡村红色资源赋能幼儿启蒙教育提供了崭新范式。

面对当前乡村红色教育存在的“叙事断裂、形式单一、保障不足”等现实问题,该团队创新提出“精神传承—法治启蒙—保教融合”三维浸润模式,通过自创舞剧《曙光》、红色绘本、手工课程、社区问答、家庭入户等多样化形式,将厚重的历史资源转化为幼儿可感知、可参与、可理解的教育内容,实现了红色教育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浸润”的转变。

在菏泽牡丹办事处幼儿园,孩子们通过《小小红军历险记》体育游戏模拟长征路途;在泰安社区,居民们通过“老旧水管改造”的类比理解“两弹一星”中的“大力协同”精神;在菏泽职业学院,一场《曙光》舞剧线上线下同步上演,成为红色IP舞台化转化的成功案例,调研数据显示,通过该模式,幼儿对红色精神的认知度提升40%以上,法治知识理解度提升35%以上,教师与家长反馈积极,95%的教师认为活动符合幼儿认知特点。

“一朵小红花”团队不仅为乡村红色教育注入了新活力,也为全国范围内红色资源的教育转化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山东经验”。未来,团队将继续深化内容建设与机制协同,推动红色启蒙教育走向常态化、系统化、长效化。(王天玉)
责任编辑:李 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