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暑运创新高:9.43亿人次背后的温度与力量

2025-09-22 14:51:34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2025年铁路暑运落下帷幕。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9.43亿人次、货物7.02亿吨,双双刷新历史纪录。这不仅是中国铁路运输能力的一次集中展现,更是其在服务民生、保障经济运行中关键作用的生动印证。

  如今的铁路暑运,早已超越单纯“运送”的功能范畴,成为观察社会流动与经济发展的一扇窗口。它既关乎亿万旅客的出行体验,也牵动能源物资和产业链条的畅通运行。在这个暑运中,“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承诺,被转化为一次次精准的调度、一项项温情的服务与一天天无言的坚守。

  应对庞大的客货运输需求,铁路部门以“精准供给”为核心策略,全面强化运力保障。客运方面,依托大数据分析对运行图持续优化,全国日均开行旅客列车11330列,同比增长8%。京哈高铁京沈段实现高密度运营,渝厦高铁等新线有效释放运能,12306平台也动态增开临时客车,显著缓解了热门线路的运输压力。公益“慢火车”继续穿行于偏远山区,默默守护民生底线;而过境免签政策则助力吸引外籍旅客348.4万人次,彰显出铁路服务的普惠与开放。

  货运体系同样高效运转。大秦、浩吉等煤运主干线持续发力,完成电煤输送2.43亿吨,保障全国371家直供电厂存煤稳定在25天以上;粮食、化肥等重点物资通过铁路“绿色通道”实现快速流转。中欧班列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保持常态化稳定开行,为保障国际供应链注入“铁动力”。

  服务品质是铁路暑运的另一大亮点。今年暑运期间,铁路部门推出一系列人性化举措:12306新增学生票预约购票功能,累计售出1988万张,护航学子往返旅途;“列车一碗好饭”、重点旅客爱心通道等服务,则让出行更具温度。高铁宠物运输、“轻装出行”托运等试点服务有效解决旅客实际难题。与此同时,全国已有45个城市地铁站实现铁路到达免安检,极大提升了换乘效率。

  值得关注的是,“铁路+旅游”融合模式成效显著。亲子专列、研学旅行及红色主题线路广受欢迎,全国共开行旅游专列579列,同比增长31%。“齐鲁1号”“大河之南号”等特色列车推出“昼游夜行、快旅慢游”新模式,不仅激活暑期消费市场,也为“银发经济”注入新活力。

  安全是暑运工作的重中之重。面对“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和多次强降雨、台风的严峻考验,铁路部门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累计发布预警355次,投入巡查值守50万余人次,科学实施停运、限速、迂回运行等措施,最大限度保障了行车安全和旅客平安。及时的信息推送与灵活的票务处理,也增强了旅客在极端天气中的出行信心。

  人便其行,物畅其流。2025年铁路暑运再次印证,中国铁路不仅是国家经济的“大动脉”,也是万家忧乐的“贴心线”。未来,随着铁路网络持续完善、服务不断细化,它必将在推动经济发展与保障民生幸福中,持续贡献不可替代的“铁力量”。(梁文超)

责任编辑:李 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