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节铁路交响曲:8天8夜,守护每一程团圆
当中秋的明月与国庆的欢歌相遇,2025年的这个8天长假,成为无数人踏上归途或追寻诗与远方的最佳时节。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提前部署,在9月29日至10月10日共12天的运输期内,预计发送旅客2.19亿人次。这一数字不仅体现了旅客对铁路出行的信赖,更折射出铁路系统以精准运营和暖心服务,托举亿万人团圆与旅途的坚实力量。
应对超大客流,铁路部门并未停留在“多开车”的传统思维,而是以“精准投放、体验升级”为策略,打出组合拳。这个假期,“阿尔山号”穿行于北国金秋的林海,“龙井号”带领旅客深入延边感受民俗,“熊猫专列”成为亲子家庭旅途中的温馨陪伴——一系列特色旅游列车的开行,在补充运力的同时,将“列车”变成“风景”,将“出行”融为“体验”,实现了从输送功能到服务价值的跃升。
与此同时,铁路部门科学配置资源,在热门方向和时段开行夜间高铁。这些列车充分利用线路检修间隙、“错峰”提供高效运输服务,既缓解日间压力,也实现“夕发朝至”,让旅客的行程更加从容。无论是返乡团聚,还是外出游玩,深夜飞驰的列车照亮了许多人的团圆路。
服务细节的提升,同样是这个假期铁路出行的一大亮点。12306系统功能持续优化:候补购票更智能、信息提醒更清晰,退改签流程更便捷,这些看似细微的改进,切实缓解了旅客的购票焦虑。自10月1日起,全国铁路全面推行电子发票。旅客无需再排队打印纸质票据,手机一点即可轻松获取报销凭证。这不仅提升了效率,也更贴合绿色低碳的出行理念。
中秋团圆,国庆欢庆。铁路以其高效、温馨的服务,默默支撑起数以亿计旅客的出行期盼。一列列特色专列、一夜夜安稳抵达、一项项便民用措,共同汇成这个假期的温暖底色。它们无声诠释着“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深厚初心,也让更多人得以在佳节之中,安心团圆、畅意行走,抵达属于每个人的美好时光。(梁文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