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力量助推乡村振兴,服贸会展现帮扶新路径
在近日开幕的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乡村振兴展区吸引了众多目光。其中,铁路帮扶成果展台以扎实的成效与创新的模式,成为现场一大亮点,呈现出多方力量协同推进乡村发展的生动实践。
自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以来,中央加强顶层设计,各地各部门积极联动,逐步构建起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帮扶新格局。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深入一线开展帮扶,七年帮扶工作连续获中央考核“好”的评级,充分体现出国家战略的引领作用和基层执行的扎实有力。铁路系统构建起横跨15个省区市、21个县(区)的帮扶体系,将国家政策的宏观指引与地方实际紧密结合,走出了一条富有铁路特色的振兴之路。
在具体实践中,铁路部门联合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等专业力量,共同探索出多项有效帮扶机制。“铁路+农文旅”融合模式荣获全球减贫最佳案例、世界旅游联盟乡村振兴优秀案例等多项荣誉,标志着中国乡村振兴实践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通过培育300多个区域公共品牌和特色农产品,铁路帮扶既彰显了乡土特色,也推动了农业品牌化、标准化发展,展现出国家在现代农业转型中的战略视野。
交通是发展的先行官。近年来,国家持续加大对农村和偏远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广湛高铁、西渝高铁等重大项目的推进,极大改善了区域联通能力。日益完善的高铁网络不仅拉近了城乡距离,更成为农产品出村进城、资源双向流动的重要通道,为乡村嵌入全国发展大格局奠定基础。
铁路帮扶还注重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积极拓展乡村振兴路径。通过打造一批农文旅融合示范项目、开发具有文化内涵的乡村文创产品、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既守护了乡土文化的根脉,也为乡村经济注入新活力。这一系列举措,是国家推动乡村产业多元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体现。
铁路帮扶成果是我国乡村振兴协作机制的一个缩影。它表明,只有将国家政策导向、行业资源支持与地方实际紧密结合,才能形成推动乡村发展的强大合力。展会现场,来自天南地北的特色帮扶产品,不仅呈现了地域风情,更折射出全国“一盘棋”推进乡村振兴的坚定决心。
乡村振兴必须持之以恒、系统推进。在国家战略指引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下,越来越多的乡村正焕发新貌。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蓝图,正在逐步变为现实——这场波澜壮阔的乡村发展实践,正在全新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篇章。(梁文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