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民智动能 锻造治理钥匙

2025-09-23 13:38:31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治理现代化的核心维度,在于将社会大众的智慧结晶系统性地转化为破解治理难题的有效工具。民间蕴藏的“金点子”,如何能淬炼成开启善治之门的“金钥匙”,这不仅关乎方法论,更体现着治理体系对群众路线的深刻践行。这一转化过程,需要构建起从倾听吸纳、甄别提炼到落地反馈的全链条机制,使民智真正成为推动治理能力跃升的持续动能。

  广开言路,在“倾听”中厚植智慧土壤。“大智兴邦,不过集众思。”真正的智慧往往沉淀于实践一线。激活民智动能,首要的是以谦逊姿态拓宽渠道、俯身倾听。这意味着要超越传统征求意见的局限,构建线上线下融合、常态与专项结合的立体化参与网络。既要完善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政协委员建言资政等制度性平台,也要创新运用网络问政、基层议事会、民情观察点等现代载体。关键在于营造开放包容的环境,鼓励直言不讳,宽容探索中的不成熟,尤其要珍视那些刺耳却真诚的批评声音。当千万人的点滴智慧能够顺畅汇聚,便能为治理体系注入最深厚的底气与活力。

  精研深析,在“转化”中淬炼治理成色。民间的建议常带着泥土的芬芳,也难免有其具体视角的局限。将分散的、感性的“金点子”提炼为具有普遍价值的政策选项,需要严谨的专业研判和科学的转化机制。这一“淬炼”过程,是检验治理主体专业能力与责任担当的关键。需建立跨部门、多领域的评估论证机制,对海量建议进行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分析,识别其核心价值与潜在风险。对于创新性强、涉及面广的建议,应通过小范围试点进行压力测试,在实践中校准优化。最终,要将经过验证的有效思路,及时固化为制度规范、工作标准或操作流程,完成从“民间智慧”到“公共产品”的质变,使其成为精准管用的“治理钥匙”。

  跟踪问效,在“闭环”中实现价值落地。“金钥匙”的价值,最终要由解决问题的实效来评判。必须构建完整的反馈闭环,确保民智成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一方面,要建立透明及时的反馈机制,向建言者清晰传达采纳情况与应用进展,即使暂未采纳也需诚恳说明,以此尊重和激励参与热情。另一方面,要强化对转化成果的跟踪评估,密切监测政策执行效果,根据基层反馈和实践变化动态调整优化,防止制度空转或效应递减。评判的根本标准,是看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是否得到切实解决,公共福祉是否获得实质性提升。只有当治理改进可感可及,民智的汇聚与转化才真正实现了其核心使命。

  治理的学问,既在庙堂之高,更在江湖之远。持续激活民智动能,锻造更多更好的“治理钥匙”,要求我们始终葆有海纳百川的胸襟、明辨笃行的智慧以及久久为功的韧劲。唯有如此,方能凝聚起最磅礴的力量,不断提升治理现代化水平,稳步迈向更高程度的善治境界。(刘东)

责任编辑:李 震
新闻关键词:治理民智动能智慧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