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大护理2502团支部 瞻雕像忆初心

2025-10-21 16:00:49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10月12日,在“健康中国”战略指引下,国民健康日益受到关注。作为未来医学工作者,主动将专业学习与社会健康需求对接,护理学2502团支部走进了西安交通大学雁塔校区,在校史馆的历史长河与校园的文化熏陶中,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

  步入校史馆内,同学们跟随讲解员的脚步,观看着一张张照片,一篇篇文章,观察一个又一个历史印记,抗战迁陕的历史在一幅幅画面中显得慷慨又激昂。同学们在讲解员的引导下互相探讨,分享自己所知晓的故事。在言语的交谈中,同学们彼此加深了对医学精神的理解。

  当同学们缓步走入医学部的中心区域,眼前是一片充满历史韵味的景致。郁郁葱葱的"爬山虎"楼墙体上攀附着翠绿的藤蔓,与之相邻的是一座庄严肃穆的老图书馆,它们仿佛无言地诉说着岁月的故事。在这两座标志性建筑的环抱之中,静静矗立着侯宗濂先生的半身铜像。这位杰出的医学前辈,堪称我国现代医学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人物。同学们在雕像前驻足许久,活动结束后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之际,已在国外取得卓越成就的侯先生毅然放弃了优渥的研究条件和生活待遇,怀着满腔爱国热忱回到祖国怀抱。在接下来的七十多个春秋里,他始终专注于生理学领域的深入研究,取得了多项突破性成果。终其一生,侯先生都将教育视为神圣使命,以"严谨求实、诲人不倦"的教学态度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医学人才。他所倡导的这种治学精神和育人理念,至今仍在以其名字命名的"宗濂医学实验班"中得以延续和发扬。这个特色班级不仅传承了侯先生的教育思想,更继承了他振兴医学、报效国家的崇高理想,成为医学部最富特色的教育项目之一。护理学2502团支部提前为每位同学准备了一张卡片,同学们写下自己选择护理学专业的初心、对未来的憧憬或此刻的感悟。瞻仰仪式后,将卡片统一收集,封存在“时光胶囊”中,约定在毕业或未来某个重要时刻共同开启,回顾初心。

  当来到殷培璞教授的事迹展板前,护理学2502团支部的成员们仔细阅读了殷老先生的事迹。这位扎根于大骨节病防治一线的医者,自1956年起,踏遍陕西41个病区县,以草鞋代步、干粮果腹,凭借精湛医术与仁爱之心,为攻克大骨节病付出了无尽努力。临终前,他嘱托将自己葬于病区,用一生践行了“心系民生、无私奉献”的誓言,彰显了“生于斯土,魂归斯地”的忠诚。 同学们感叹着先生的崇高精神,分享自己所知晓的拥有此类精神的身边故事的主人公事迹。深刻感慨爱国精神根植于每一位中华儿女心间。

  参观尾声,雁塔校区的梧桐大道上光影斑驳,仿佛走入了与历史交汇的时空隧道中。从抗战迁陕时的艰苦卓绝,到侯宗濂的治学报国,再到殷培璞的无私奉献,这座用许多历史遗迹承载着伟大精神的闹市中的古朴校园,具有无与伦比的魅力。此次探访让“西迁精神”“抗战迁陕”精神切实地走入每一位同学心中,作为医学部的一份子,未来也将带着这份力量砥砺前行,为理想而奋斗,为医疗事业而贡献青春力量。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让青春在为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奋斗的进程中焕发绚丽光彩,为实现“健康中国”的宏伟蓝图贡献交大护理人的智慧与力量!历史由先辈写就,未来由吾辈开创!(沈子木、曹添程)

责任编辑:李景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