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公布 | 国际策展人领衔2025福田光影艺术季

光影跃动·福田启幕
2025年福田光影艺术季将于11月13日启幕,持续至2026年1月13日。为回应广大市民的热切期待,率先揭晓本届策展主题与阵容,邀您提前感知这场属于福田的光影韵律。
日间,可沉醉于簕杜鹃花海的绚烂,观赏主题摄影展,入夜,则以光为笔、以影为墨,在楼宇、公园与街角绘就贯通艺术与日常的视觉诗篇。届时,遍布城市角落的光影装置与互动体验,将共同点亮福田作为“城市会客厅”的夜间魅力,勾勒一幅独属于深圳的“浪漫夜景”。
福田光影艺术季 一座城市的温度实践
光影艺术季自2020年启幕,六年间已成为这座城市夜晚的文化名片。从“深临其境”到“光景无限”,福田区作为连续六届主会场,始终是光影实验的核心舞台。


▲2020年「深临其境」:深圳光影艺术季的开端,福田区作为五个展区之一,在区内多个地点展出了光影及新媒体艺术作品。


▲2021年「光遇未来」:福田区首次作为主展区亮相,联动41个展点和43个商圈,通过“光影欢乐购”等形式将艺术与商业深度融合。


▲2022年「共觅流光」:香蜜公园成为新的核心展场,展出了20组来自国内外的光影艺术作品,将自然景观与艺术巧妙融合。


▲2023年「光合创想」:福田中心区43栋标志性楼宇的主题灯光表演,打造了270°超宽视野的“天际屏幕”。


▲2024年「光景无限」:采用“3+4+N”模式,更注重互动性与公众参与,小程序导览、丰富的社群活动吸引了大量市民参与。
2025年,深圳福田光影艺术季与“十五运会”“残特奥会”同频共振,以 “日常微光”为主题,在福田中心区北中轴等地,打造一场集运动、艺术与城市人文生活于一体的交融盛宴——这是一场汇聚在城市和公园中的展览,也是深圳‘夜间经济’、城市魅力与人交相辉映的现场。
策展人李振华——用光影编织日常的诗人

▲特邀策展人——李振华
在本届光影艺术季的背后,是一位在艺术领域深耕近30年的策展人——李振华。1996年以来活跃于当代艺术领域,实践主要围绕策展、艺术创作。香港巴塞尔艺博会光映现场策展人(2014至今)、瑞士PrixPictet摄影节推荐人,曾担任瑞士保罗・克利美术馆夏日学院推荐人、英国巴比肯国际展览‘数字革命’(2014 年)国际顾问等职。李振华曾获得2015年“艺术新闻亚洲艺术贡献奖年度策展人奖”,2016年策划的第三届乌拉尔当代艺术工业双年展(2015)获得俄罗斯创新奖地区当代艺术计划奖。曾于众多国内外机构担任总评委,其中包括:德国转译媒体艺术节(2010),CCAA中国当代艺术奖(现为M+美术馆希克奖2012)瑞士Fantoche动画节(2012)AAC中国艺术奖(2015-2016),现代汽车Blue Prize(2018)KCC Open Call(2021)等。2010年起,李振华担任瑞士伯恩保罗·克利美术馆(Zentrum Paul Klee)夏季学院及Prix Pictet瑞士国际摄影奖之提名人,亦曾是展览《DigitalRevolution》的国际顾问委员会成员之一。

▲李振华在柏林。摄影:丹尼尔·克诺尔(Daniel Knorr)

▲第六届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现场。图片:巴塞尔官方


▲策展人李振华合作的坪山美术馆DSL Collection《又是故人来》特展现场。
李振华的策展实践涵盖媒体艺术、光影艺术与公共艺术领域。他曾在采访中表示:“影像是这个时代最亲密的媒介,它连接着个体的记忆与城市的公共叙事。”这一理念也体现在他对2025福田光影艺术季的主题构思。

▲2019年《共时》开幕式,策展人李振华与艺术家吕胜中老师(1952年-2022年)在作品《山水书房》前的留影。
在二十余年的国际策展与创作中,李振华始终以技术与人性为核心议题,用光影媒介探讨“人在科技文明中的存在方式”。
在福田 遇见“微光”
对于2025福田光影艺术季,李振华提出了“日常微光”的策展主题。他期望引导公众回归可触摸、可感知的当下,在共同的光影体验中,重拾对身边日常的体察与共鸣。
“在这个星球,我们,短暂而灿烂。”——策展人引用越南裔作家Ocean Vuong的句子,诠释了本届光影艺术季的核心精神。这一主题旨在通过光影艺术,捕捉人性中的温度与瞬息间的永恒。
这一次,李振华将带领团队以“日常微光”为线索,将艺术重新放回公共空间与生活语境中,让公园、天桥、建筑立面、街巷拐角都成为光影的舞台。
2025福田光影艺术季不仅是深圳建设“光影之都”城市名片的重要举措,更是一次让艺术回归日常、连接人与人情感的城市实践。在李振华这样的“引光人”的带领下,人们或许能看到一场不同以往的光影盛宴——它既是科技与艺术的融合,也是城市与公众的对话。
正如策展人李振华所言:“人造的光或许短暂,但心中的光可以永恒。”在这个秋天,福田的夜空将因这些“日常微光”而更加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