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村党委领办“小项目” 托起群众“大幸福”——平原县龙门街道军仓新村持续深化“四融合”治理模式探索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实践案例

2023-11-16 18:02:45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11月16日讯 近年来,平原县龙门街道军仓新村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动组织融合、产业融合、治理融合、服务融合,以“四融合”治理模式不断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夯实新村组织基础、产业基础、经济基础及公共服务基础,打造了“安居乐业、生活富足、和谐稳定”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样板,绘就了“富民强村”新图景。

dc006179e65b03d3e3fb1caf2c593a8

  平原县龙门街道军仓新村

  军仓新村党委始终以党建为引领,牢固树立为民服务意识,坚持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群众满意度为标准,聚焦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由党委牵头领办幸福食堂、红色物业、文体社团、纠纷调解队等服务项目,让新村更有“烟火气”,更多“人情味”。

  “小”食堂,服务民生大文章。军仓新村采取与餐饮企业合作的模式,运营设置了暖心幸福食堂,为社区老年群体提供经济实惠的用餐服务。其中,85岁以上的老人可免费用餐,对出行不便的老人由“跑跑腿”帮办代办队免费送餐上门,每月举办“一家亲幸福宴”活动,助力构建“15分钟服务圈”,着力解决新村独居、高龄老人就餐难问题,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心坎上”的服务,让老年人吃上“热乎饭”,开启幸福“食”光。

a8c3a0667a699ec996e23431b51e9e8 

  军仓新村幸福食堂

  “小”物业,服务民生“最后一公里”。面对“收费难”“矛盾多”“管理杂”的物业管理痛点堵点,军仓新村充分发挥新村党委核心引领和服务保障作用,依托强村共富公司领办红色物业,由党委委员兼任公司经理,下设安全保卫、卫生保洁、工程维修小组,小组成员均为新村群众,为群众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同时,物业公司坚持用最低的收费标准让群众享受最高的服务体验,让群众得到了真正的实惠。

66f5889000b299391e30037dd252e87

  红色物业办公室

  “小”社团,服务民生多样化。军仓新村坚持“党组织搭平台、群众当主角、各方力量齐参与”,结合社情民意遍访活动,以趣缘、志缘、业缘为纽带,由新村党委领办了迎朝阳秧歌队、幸福舞蹈队、快乐婆婆手工队、欢天喜地腰鼓队等六支“文体社团”,定期开展文体休闲活动。同时,推动“办公空间最小化、服务空间最大化”,将功能单一的会议室改造成群众共享室,打造开放式服务环境,让群众感受到“家”的味道。

  文体社团在群众活动室内开展活动

  “小”队伍,服务民生促和谐。军仓新村坚持“党组织领办、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由新村党委领办了矛盾纠纷调解队。其中,50多年党龄的离任村党支部书记杨孟涛成立了“老杨说事儿”工作室。同时,发布“招募令”,动员全村群众参与社区调解工作,组建了邻里纠纷调解小队、家庭纠纷调解小队等6支矛盾纠纷调解队,建立了五事工作法机制,即,听群众说事、邀群众议事、为群众办事、向群众晒事、请群众评事,做到了从一个能人到六个团队,从家长里短到服务发展,从矛盾纠纷到协商共治。

724963eefc5d7538144c2e4421c1e07矛盾调解机制

  下一步,军仓新村党委将持续探索乡村治理新途径,不断深化“服务365·天天我都在”党建品牌建设,用实际行动编织出一张服务人民的“亲情网”,为群众送去实实在在的服务和关怀,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党群同心、服务贴心、邻里暖心、生活舒心、居住安心”的幸福家园。(通讯员:杨彬彬 郑茜 李吉路


责任编辑:庞燕蕾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