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通信,防洪战线上的坚强后盾

2025-04-03 11:32:51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自广东进入汛期以来,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下辖各部门针对沿线防洪抗洪制定有效预案。面对形势严峻,防洪期长的特点,铁路通信系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防洪抗洪的坚强后盾。

  当暴雨倾盆时,铁路线上飞驰的不仅是列车,更有沿钢轨奔涌的科技洪流。面对愈发频繁的极端天气,广州通信段构建起"技防+物防+人防"三位一体的防洪体系,用智慧与担当在千里铁道线上筑起冲不垮的"通信长城"。

  科技防洪,“通信千里眼”沿线部署的视频监控系统,如同千里眼一般,实时监测水位变化、险情隐患,将现场画面清晰地传送到指挥中心。这使得防洪指挥人员能够及时掌握一线动态,科学调度资源,精准施策,有效保障了铁路运输安全和沿线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列车运行信息实时掌控,确保了在恶劣天气下列车的安全运行和旅客的出行安全,避免了次生灾害的发生。

  物防准备,充足物料设施是铁路部门提前部署,储备了充足的防洪物资和设备,包括沙袋、防洪板、抽水泵等,为防洪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后勤保障。通信系统保证了物资调配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高效的调度指挥系统,确保了这些物资能够迅速到达需要的地方,为一线抗洪抢险提供了坚实物质基础。

  人防是关键;思想的坚守,团结协作的精神,在防洪抗洪中打了一场持久战,更是一场意志的较量。铁路职工坚守岗位,夜以继日地奋战在防洪第一线,展现了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团结协作、互相支持的精神,是克服困难、战胜洪魔的关键。高效的通信保障了信息畅通,加强了团队协作,确保了每一位参与防洪抗洪的铁路职工都能及时得到指挥和支援。

  在往年的防洪抗洪斗争中,铁路通信系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是“通信千里眼”,更是防洪抗洪的“信息神经中枢”,为保障铁路安全运营、维护沿线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未来,铁路通信系统应该继续加强建设和完善,为应对更加复杂的防洪抗洪形势提供更可靠的保障。(朱大为)

责任编辑:吴英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