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城青春之歌不辍:以创新铸就民企高质量发展引擎

2025-07-07 15:42:46 来源:凤凰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在黄河入海口的东营,一股青年主导的创新浪潮正重塑着民营经济的基因。从打破国际垄断的新材料研发,到打造行业首家智慧工厂;从攻克高端风电核心部件技术瓶颈,到引领传统造纸业数字化转型——这支东营青年生力军,正以创新之能、实干之姿,奏响山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青春乐章。

  技术攻坚,锻造“硬核实力”

  在催化材料领域,DPF(柴油车颗粒过滤器)用于国六柴油车碳烟颗粒捕集处理,是柴油车符合国六排放标准的关键部件。碳化硅DPF因其独特的制程工艺,技术难度大、成品率低,长期被国外企业垄断,是汽车尾气处理领域的“卡脖子”技术。

  在此背景下,山东国瓷功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国瓷材料”)成立碳化硅DPF项目组,青年研发工程师王键勇挑重担,担任项目核心技术负责人。

国瓷王健

  “青年人就是敢闯敢拼,我们秉持着‘24小时研发精神’在项目中攻坚克难。”据王键介绍,其带领团队从原材料选择、配方技术、成型技术、烧结技术、后处理技术和装备等进行系统深入研究。

  面对烧结工序不良率偏高的问题,王键带领团队昼夜攻关,最终发现“炉内气氛微循环”是症结所在。通过流体力学仿真模拟,他们重新设计炉内气体循环系统,第一炉实验合格率即提高至90%以上。这项突破打破了国外巨头垄断,提升了国产自主可控水平。

国瓷

  目前国瓷材料研发团队840人,35岁以下青年占比超过70%。作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这支年轻的科研生力军,正持续瞄准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发力。

金雷

  当国瓷材料青年队伍在新材料领域突破技术垄断时, 在山东金雷新能源重装有限公司(下简称“金雷重装”),另一支青年科技团队正聚焦高端风电核心部件研发,为国家新能源战略铸造“大国重器”。

金雷人

  据金雷重装技术部部长张帅介绍,随着国家“30·60”双碳目标的提出,风力发电、清洁能源等行业发展步入快车道,风电装备产业朝着大型化发展。然而,大型风电铸件铸造工艺面临着缩孔、缩松等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严重制约了我国风电装备产业的发展。为突破行业技术瓶颈,张帅带领科技人才团队,挺膺担当,全身心投入到研究开发和测试验证工作中。

  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张帅带领团队开发的“超大型海上18MW风机主轴铸造技术”。该技术在抗拉强度等关键指标全面超越国内水平,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团队研制的“18MW海上风电主轴”获得山东省首台套认证,以及东营市“黄河口杯”工业设计大赛优秀奖,有力推动我国海上风电产业迈向新高度。

 数字赋能,重塑“产业基因”

  技术壁垒的突破,为产业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而要将“硬实力”转化为“新动能”,数智化转型成为东营青年展现智慧的又一广阔舞台。

康宝

  在精细化工领域,山东康宝生化科技有限公司(下简称“康宝科技”)便是典型代表——作为全球三氯蔗糖生产研发规模第二的企业,康宝科技在公司“数智战略”下,青年研发团队和生产团队正全力向“行业首家智慧工厂”目标冲刺。

/Users/ahana/Library/Containers/com.kingsoft.wpsoffice.mac/Data/tmp/photoeditapp/20250704140624/temp.pngtemp

  谈及推动数智化转型的初衷,副总经理张玉龙表示,从行业形势以及生产未来方向来看,数智化是一个必然趋势。为此,他积极推进公司数智化综合提升项目。此前,在工信局牵线搭桥下,公司与南京大学胡兴邦教授团队紧密合作,仅用一个月时间便攻克关键技术难关,为项目推进扫清障碍。经测算,项目投产后生产效率预计可提升15%以上。

  2023 年,康宝生化总投资6.08亿元,三氯蔗糖数智化综合提升项目成功入选省优选项目与省级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目前,该项目已完成生产线钢结构搭建、基本设备安装及数字化车间厂房主体建设。按照规划,项目将于年底建成投产。

  届时,康宝科技将一跃成为全球规模领先的三氯蔗糖生产研发基地,年新增销售额预计可达10亿元、利税2亿元。项目将引入安全信息平台、MES智能生产管理系统、DCS中控系统等22套系统软件,数智化覆盖率达65%,生产效率提升10%,数智化带来的年收益预计增加3亿元,真正实现“行业首家智慧工厂”的愿景。

华泰

  而在传统造纸行业,同样活跃着东营青年奋勇创新的身影。作为中国造纸产业领军企业、山东省造纸产业链主企业,华泰集团有限公司(下简称“华泰集团”)积极响应国家数字化转型升级号召,深耕产业数智化,一场由青年主导的“智慧革命”正开展得如火如荼。

华泰黄

  华泰集团信息化管理总经理黄鹏扎根一线,致力于探索 “产业+智能化+数据+大模型+产业大脑”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传统造纸行业想要突破发展瓶颈,数字化转型是必经之路。” 黄鹏表示。他自主研发的“5G造纸工业云平台”成为山东造纸行业首个重点特色型工业互联网平台。

  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黄鹏在造纸“产业大脑”研发中取得创新突破,建成山东省示范性产业大脑,年节约采购成本10%以上,物流成本降低11.4%。

华泰万

  从操作工成长为华泰集团信息化管理公司经理(CIO)的万兵,则是华泰集团青年力量的又一生动注脚。

  自2008年7月入职华泰集团工作至今,他从事过操作工、仪表工、信息化管理工程师、企业管理等相关工作,并全程参与了集团数字化转型升级四期项目建设。他积极参与推动传统造纸产业优化升级、推行新型工业化改革,大胆探索出一条“基于传统产业,通过大数据,借助智能化手段,建设产业大脑,实现数字产业化”的关键路径,为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一条高质量发展改革创新道路。

  如今,华泰集团的数字化转型实践入选工信部实数融合典型案例和智慧造纸全连接 5G 工厂试点,传统产业通过数智化转型焕发新生。

  在东营,越来越多的青年正以数智化转型为笔,在产业升级的画卷上书写属于他们的精彩篇章。

 垂直整合,突破“链上瓶颈”

  在产业链深度整合与高端化转型的赛道上,东营青年同样瞄准关键堵点,展现硬核担当。

利华益1

  作为山东省高端化工产业领军企业和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资产总值850亿元的利华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利华益集团”),其青年骨干正是打通产业链关键环节、推动垂直整合的核心力量。

  日前,国内首套ASA树脂一体化生产项目在利津县正式投产,一举打破了国外长期垄断。这个由利华益利津炼化有限公司投资22亿元建设的项目,创新性地引入国际领先的乳液接枝-本体SAN掺混法工艺技术,并采用连续反应法生产核心原料高胶粉,不仅保证了产品品质的稳定,更构建起了“炼油-丙烯/乙苯-丙烯腈/苯乙烯/AMS-ASA特种工程树脂”全产业链条。

张光涛2

  利华益利津炼化有限公司化工五部副部长、ABS车间主任张光涛,正是这一突破性项目背后的技术掌舵人。作为ASA项目的技术负责人,他带领团队直面了无数新建项目特有的未知挑战。在项目开工准备阶段,面对丙烯酸丁酯聚合温度控制和产品质量的难题,他果断成立实验小组,通过反复小试最终掌握了聚合的特征,为装置顺利投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张光涛看来,“青年既要敢想敢干,也要脚踏实地”。他非常重视青年人才的培养。ASA项目中,30岁以下青年员工占比超过80%。团队坚持“传帮带、师带徒”的传统,并大胆让年轻人承担关键任务。

  一次ASA项目开工前引发剂流量计标定中,面对小流量区间无法显示的难题,两位98年出生的青年员工小庄和小尹不满足于“差不多”,执着排查,最终发现并解决了流量计的“小流量切除”设置问题,确保了核心参数控制的精准。

  这种严谨、较真、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正是张光涛眼中青年人最珍贵的潜质。他积极推动人员梯队建设,为年轻人开辟上升渠道,让越来越多的青年骨干走上管理岗位,实现个人与企业的“双向赋能”。 

  组织护航,厚植“青春沃土”

  东营青年在民营经济领域展现的蓬勃创新力量与担当精神,其背后离不开一片精心培育的沃土——团东营市委聚焦主责主业,多措并举服务青年成长、引领青年建功。

  在这里,团东营市委是“搭台者”——组织青年突击队挺进项目攻坚一线,搭建“青企联动”平台促进企业家思想碰撞、合作共赢,带领青年企业家“走出去”拓宽视野、对接资源,为青春建功搭起广阔舞台。

  在这里,团东营市委是“暖心人”——从“青年优居计划”筑巢引凤,到系统性培训赋能成长,再到精准服务排忧解难,努力营造青年人才近悦远来、安心创业的“热带雨林”式生态。

  在这里,团东营市委是“育苗员”——将组织建在“两企三新”等经济前沿阵地,挖掘培育青年骨干人才库,为这支创新生力军持续注入新鲜血液。

  正是这股“推力”与“暖流”,让东营青年的创新之火燃烧得更旺,担当之志更加坚定。

  “青年既要敢想敢干,也要脚踏实地。”张光涛的这句感言,道出了东营青年力量的底色。在这片黄河入海口的土地上,在团东营市委搭建的广阔舞台上,这支充满活力、敢于创新的生力军,正用智慧和汗水,持续为山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的“青春新动能”,奏响激昂的“青春奋进曲”。

责任编辑:肖飞
新闻关键词:青年技术创新项目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