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乡星火映初心 数理青春绽芳华——鲁东大学学子乐陵红色实践纪行

2025-07-28 15:34:09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冀鲁边区燃烽火,百里枣乡一片红。”讲解员铿锵有力的解说声于冀鲁边区革命纪念馆内久久回荡。恰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沿着冀鲁边革命根据地的历史脉络,采撷英雄纪念碑、常大娘故居、萧华纪念馆中的红色记忆,在实践中感悟革命精神,汲取奋进力量。

  当日上午9点,实践队15人满怀崇敬地抵达萧华纪念馆。踏入馆内,先进的展示技术令人眼前一亮。据讲解员介绍:“馆内运用全息影像技术,生动地再现了萧华将军少年斗志,展现了萧华在少年时期对未来的憧憬。” 

  上午10时,实践队来到冀鲁边纪念馆。这里陈列着大量珍贵的文物、照片和文献资料,系统全面地展现了冀鲁边抗日根据地从创建到发展的艰辛历程。在宣誓展厅中,全体队员整齐列队,面向党旗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 誓言响彻广场,表达了队员们传承革命精神、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坚定决心。

  抗日战争期间,冀鲁边区军民对日伪作战近千次,歼灭敌军数万人,有力地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然而,在这片土地上,90 多名县团级以上干部,10 多万军民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

  上午11点,实践队在乐陵市人民英雄纪念碑前举行献花篮仪式。队员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将写有 “缅怀革命先烈,传承英雄精神” 的花篮轻轻摆放在碑前,向纪念碑三鞠躬、默哀一分钟,随后绕碑一周,仔细铭记先烈们的英勇事迹。

  接着实践队前往常大娘故居。常大娘是冀鲁边著名的拥军模范,在抗战时期,她不顾个人安危,悉心照料伤员、传递情报,被亲切地称为 “革命的母亲”。故居内,简陋的陈设与墙上的合影无声地诉说着那段军民鱼水情深的感人故事。

  此次乐陵市红色研学实践活动,让鲁东大学数学与统计科学学院的学生们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通过参观纪念馆、故居,参与宣誓、献花篮等活动,队员们深入了解了冀鲁边革命历史,深刻感悟到了革命先烈们的牺牲精神和爱国情怀。

  此次实践活动不仅让队员们铭记了历史,更激励着他们将红色基因融入血脉,将革命精神转化为学习和奋斗的强大动力。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将努力钻研专业知识,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相信此次实践活动将成为我们人生中宝贵的财富,激励他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投身到学习和生活中。(通讯员:卢婧)

责任编辑:李 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