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筑港:以匠心致初心,与城市共成长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举措。中建筑港以初心为墨、匠心为砚,在与城同行、服务城市更新的画卷上落笔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攻坚:以创新之势开拓发展新天地
在建筑行业变革的浪潮中,中建筑港正以科技为笔,绘制着一幅产城融合的画卷。2023年底,由中建筑港承建的中国钢研“一院一园”项目正式竣工验收。这一项目融合北京钢研的科技优势与青岛本土建筑特色,打造了一座集尖端科研、绿色生态产业于一体的现代化办公综合体,助力城市区域实现“功能升级、活力焕新、形象蝶变”的三重突破。
中国钢研“一院一园”项目实景图
如今,在山东半岛的产业蓝图上,中建筑港的标杆性项目正在多点开花。由中建筑港承建的市北都市科技园项目作为青岛主城区首个“新型产业用地(M0)”落地项目,园区内将同时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金融科技等重点发展产业,打造集研发、制造、仓储、商服、人才居住、企业孵化、行业交流、科技成果转化和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都市产业园区,构建高端产业垂直生态体系。
施工过程中,项目积极研究绿色施工技术,通过在房建施工技术中对危险源进行管控,对各专业模型进行碰撞检查的方式,直观地反映设计图纸上的问题,真正做到提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施工角度出发提高了设计质量,减少了施工变更。项目更是先后获评2023年“优路杯”全国BIM技术大赛优秀奖,第五届山东省建设工程BIM应用成果“高速德建杯”竞赛三等奖。
市北都市科技园项目实景图
2025年5月,潍坊啤酒智能化生产项目的开工更将创新推向新高度。这座建筑面积达41833平方米的省级数字化工厂坚持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致力于打造产业数字化生产标杆,为潍坊市产业升级与城市宜居化建设注入新动能。
啤酒智能化生产项目效果图
这些项目背后,是中建筑港对建筑业变革的深刻洞察。通过BIM技术的深度应用等创新实践,以及绿色建造体系的全面推行,中建筑港不断提升着项目的建设标准。这些创新实践不仅提升了工程品质,更为每一个项目成为承载产业升级、推动城市更新的重要支点提供了技术保障。
和谐:以“青山之志”锚定民心
2025年6月,夏日的阳光洒在青岛常宁路崭新的步道上。一年前,这里还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旧村景象——坑洼的水泥路、裸露的土堆、浑浊的河道,构成了300万平方米城中村的灰色记忆。“那时候附近根本没有像样的绿化,大车一跑就是一片扬尘。别说来散步了,上下班路过时心情都很差。”附近的老住户回忆道。
改变始于2023年11月,当推土机的轰鸣声打破旧村的沉寂,闫家山香里城中村项目的改造行动悄然启动。随着项目的推进,这里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道路变得宽阔平坦,一路向前延伸;原本老旧的基础设施也被更换,一切变得焕然一新;河流清波荡漾,水质更加清澈,仿佛一面镜子映照着蔚蓝的天空;两岸绿意盎然,树木郁郁葱葱,风景秀丽…… 如今,傍晚的步道上多了遛弯的老人、嬉戏的孩童,甚至有人会在此处停留拍照——这片土地终于从“被遗忘的角落”变成了“家门口的风景”。
闫家山香里城中村项目改造后图片
从破败到新生,闫家山的蜕变正是中建筑港锚定民心,将生态修复、民生改善与空间重塑深度融合的印证。
共生:以责任之心浇铸城市新未来
在城市更新的时代浪潮下,中建筑港秉持“与城市共生”的理念,以责任之心浇铸城市未来新图景。由中建筑港承建的鞍北A1地块项目依托区域顶尖医疗资源,打破传统养老模式壁垒,实现养老设施与居民社区的完美融合。作为国家战略的积极响应者,鞍北A1地块项目的建设不仅可以助力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发展,还可以有效改善区域住宅环境,成为一座集实用性、舒适性和便利性于一体的老年颐养中心,为更多老年人提供健康养老的居所,也为城市更新注入温暖底色。
鞍北A1地块项目实景图
中建筑港坚持深耕属地的理念,深度融入青岛、潍坊、临沂等城市的发展脉络。近年来以闫家山香里城中村项目、中国钢研“一院一园”项目、市北都市科技园项目、啤酒智能化生产项目、鞍北A1地块项目等标杆项目为支点,通过创新管理理念与智能建造技术的深度融合,持续为属地城市更新注入新动能。(于任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