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训思政育新人,青春领航启新程——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军训思政微课堂”成为新生成长“定制套餐”
鲁网9月27日讯 “听从指挥,刻苦训练,磨砺意志,奋勇前行。”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田径场上,一群身着迷彩戎装的英姿青年正席地而坐,聆听着来自校内外教师、学长学姐为他们“量身定制”的“理论大餐”。
于智超老师分享 赵承凯摄
在今年军训期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围绕思想引领、品格锤炼等主题,创新思政教育形式,突破传统思政课堂的空间限制,将军事训练与价值引领相结合,打造了“荟萃夜校—军训思政微课堂”系列活动,通过校内外模范人物分享、红色精神宣讲等形式,引导新生在军训中感悟初心使命,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
军训思政微课堂现场 王士浩摄
9月20日晚,作为民兵方队成员参与“九三阅兵”的于智超老师来到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军训思政微课堂现场,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人生经历。于老师将部队中锤炼的坚韧、纪律性与使命感带入课堂,用行动告诉学生:“只要脚踏实地,任何人都能把‘不可能’变成‘不过如此’。”鲜活的故事、真挚的情感,让同学们切身体会责任与担当,更加坚定报国信念。
不仅局限于校外模范人物,该校还通过邀请校内的优秀学子为新生分享个人成长经历。机电工程学院军训场上,青春领航宣讲团的成员许凯歌、罗蓉蓉等人与新生畅谈大学成长与未来规划。“不要自我设限,大学是一个不断发现可能、突破边界的过程。”“真正的进步来自于日常的积累,主动学习、敢于尝试,才能走得更远。”他们结合自身经历勉励新生尽快融入大学生活,善用资源、找准兴趣、扎实本领,在实践中提升自我、追寻热爱,书写自己的石大故事。
此外,为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军训中厚植爱国情怀、筑牢思想根基,学校组织新生集体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各学院结合自身优势,打造个性化军训育人场景,让思政教育更具针对性与感染力。文法学院邀请班主任深入训练场与同学们亲切交流,畅谈大学生活;理学院组建了“求真”“研剑”“芳华”等特色连队,将学科精神与意志锤炼融入迷彩青春……15个军训营在队列训练、内务整理等日常军训任务之外,以主题宣讲、故事分享、互动座谈等形式,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军训日常,引导新生在军事训练中深化对“国家—时代—个人”关系的理解,筑牢理想信念根基。
在多样化思政教育形式深入开展的同时,军训期间的文体活动也同样成为凝聚集体、浸润思想的重要载体。傍晚的操场上,15个军训营精心编排节目,激昂的合唱将军训文体活动推向了高潮,《党旗飘扬的方向》《不忘初心》等红色歌曲响彻校园。“合唱时,所有人的声音汇聚在一起,那是对祖国最真挚的告白。激昂的歌声,拼搏的精神,会永远留在石工学子心中。”石油工程学院新生熊依琳激动地说,“我们唱的不只是歌词,更是‘勿忘国耻、吾辈自强’的誓言,这份共鸣让我更加坚定要以青春之力助力强国建设。”
军训歌咏比赛现场 张铭玮摄
“军训是大学‘第一堂成长必修课’,把思政课堂搬进训练场,就是在新生探索期为他们点亮明灯,帮助大家在大学生涯的起步阶段锚定方向,将个人成长融入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辅导员谷雨帆表示。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新生谢芙荣说:“一场场宣讲让我重新思考了‘青春’的内涵,真正的青春领航是将个人价值的实现融入时代发展的洪流之中,我们要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在时代大潮中写下属于自己的青春篇章。”
“将军训场拓展为提升本领、锻造品格、浸润思想的育人阵地,是我校深化立德树人、强化价值引领的重要一环。”该校团委副书记郭雪娇说道。在今年的军训期间,该校“荟萃夜校—军训思政微课堂”成功举办75场,青春领航宣讲团和青马燎原宣讲团成员为主要宣讲成员,宣讲范围覆盖近5000名新生,有效衔接思想政治教育与军事训练。
未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将继续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持续完善“大思政”育人体系,拓宽教育形式与载体,以更加贴近青年、生动鲜活的方式,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矢志艰苦奋斗,助力他们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绽放属于他们的青春光芒。(通讯员 张正巧 韩子欣 苏国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