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海之阔运,构建一流开发区新时代格局
鲁网10月17日讯 潍坊城区以北,渤海湾以南,一片沉睡了千万年的盐碱滩,被时代发展的大潮唤醒,一座新城神奇般地在这里崛起——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不仅如喷薄之日出吸引着世人的目光,而且孕育着潍坊从“三河时代”走向滨海时代的梦想,托起潍坊美好的明天。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矗立着“渤海明珠”和“蓝色畅想”两尊高耸的雕塑。“蓝色畅想”直面大海,其巨大的蓝色展翼似振翅欲飞的鲲鹏;“渤海明珠”借鉴了我国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玉龙,其造型与莱州湾海岸线形状相吻合,象征着潍坊是环渤海湾经济圈的一颗璀灿明珠。近年来,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新一届领导提出了廉政铸造新风范、管理营造新效益、服务换取新满意的口号。领导班子按科学规律谋发展,从党建工作启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广大党员干部一颗初心永向党,深厚的文化根基和丰富的红色资源铸就了滨海人民勤劳勇敢、艰苦创业的文化之“魂”,引领着滨海人民紧紧跟党走,以优异的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筑巢引凤,助力海洋产业转型发展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作为新兴海洋城市和潍坊市海洋化工产业基地,山东省潍坊滨海区立足产业优势,坚持人才至上理念,不断优化创业环境,“选良木、筑金巢”招引优秀人才落户滨海,以高端人才引领海洋产业高端化、集群化发展。
近年来,滨海区立足产业优势,依托海化集团、潍柴重机、新和成、润丰股份等海洋龙头企业,与50多家高校院所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引进、共建高校院所及分支机构10多家,牵头创建产业技术联盟4家,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中心等各类研发平台203家,其中,国家级4家、省级36家。2020年,新引进高端技术团队55个,新增科研院所11个,为全区海洋产业高质量转型发展筑牢了基础。高度重视留才环境建设。滨海区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的若干政策》,设置人才资金,给予高端人才1000万元至1亿元的经费资助,设置最高2亿元的政府创新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支持,引导企业加大投入。同时,全力破解人才住房、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后顾之忧,确保高端人才引得来、留得住。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发展。滨海区充分发挥省部共建职业教育优势,依托山东化工技术学院、潍坊职业学院、山东海事职业学院等职业院校,强化职业技能培训,为企业留住本土人才。新和成、国邦等企业联合建设化工实训中心,为企业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实现了厂外实训和快速成才的有机结合。通过专业课设置、定向实习实训,达到了为企业量体裁衣、对口输出高技能人才的目的。经过多年培育,滨海区人才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海洋产业不断膨胀规模,形成了以海洋动力装备、海洋化工、海洋生物医药、港口物流等为主导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2020年,全区海洋经济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3%,潍坊滨海海洋化工优势产业集群作为全省唯一的现代海洋产业集群,成功入围2020年省“雁阵型”产业集群。
精准施策,激发企业发展新动能
处在这美丽的田园,数以万计的潍坊滨海人在这片土地上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满怀为民初心奋进前行。回想当年,这里还是红色“渤海走廊”的西半区,无数的铁血英雄流血流汗,为抗战输送黄金、物资,燃烧着熊熊的抗日烽火。近日,记者从潍坊滨海区经济发展局获悉,截至目前,滨海区共有省市“专精特新”企业57家、省市“隐形冠军”企业24家,省市“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24家、“瞪羚”企业5家,认定数量居全市前列。滨海区把中小企业培育工作作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培育经济增长点、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在培植壮大行业龙头企业的同时,通过实施中小企业“育苗造林”计划、优化提升服务模式、强化惠企政策引导等措施,着力培育新和成氨基酸、润丰股份等“专精特新”企业,国邦药业、海王化工等“隐形冠军”企业,新和成药业、江岳科技等“瞪羚”企业,激发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打造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滨海区加大“专精特新”“隐形冠军”“瞪羚”等企业培育力度,梯次培育“专精特新”“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制造业“单项冠军”“隐形冠军”“瞪羚”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精准实施中小企业“育苗造林”计划,打造具有持续创新力和竞争力的中小企业群体。优化提升服务模式。建立“隐形冠军”培育库,遴选市场前景好、创新能力强、综合效益高的企业纳入培育库,在市场开拓、金融扶持、人才支撑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充分发挥重点企业服务专员制度,为企业“一对一”提供帮扶,积极帮助企业纾难解困,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滨海区强化惠企政策引导,制定下发《省、市、区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发展政策清单》,积极帮助广大中小企业了解省、市、区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最新动向,提升企业发展信心,引领更多的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成为行业内“隐形冠军”。加大企业培训服务和政策讲解力度,积极组织企业参加数字化转型专题线上培训、第八期“潍仲大讲堂”等,对“专精特新”“一企一技术”“隐形冠军”等政策进行细致解读,提升企业家管理素质水平,增强企业对政策的知晓度。
提质增效,全力打造红领党务队伍
一位位青春靓丽的弄潮儿沿着潮头奔跑,手拽五彩风筝,腾空而起,他们寻找着合适的时机,跳上踏板,在蔚蓝的大海里御风而行,穿梭浪尖,起伏跳跃,不一会儿,就借着风力向海中央扶摇而去……潍坊滨海区以实施“两新”组织“百千万提升工程”为契机,以加强“两新”组织党务工作者专业化建设为导向,紧扣“选任、培育、管理、激励”四个关键环节,创新举措方法,全面推行党务干部持证上岗制度,进一步提升“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整体水平,全力打造一支既懂党建、又懂管理的复合型“红领党务”队伍,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两新”组织高品质发展。滨海区着眼调动积极性,完善选任制度,将全区“两新”组织按照市级、区级和其他等三类级别划分,全覆盖归档入册,科学分析企业性质和党建方面存在的短板,选派27名“第一书记”,下沉企业一线面对面帮扶党建工作,一对一提升党建工作者业务水平。同步制定党务干部持证上岗制度,畅通评选入口,限定入选条件,激励专兼职党务工作者踊跃报名,各直属党委严格把关后,择优推荐上报,区级层面统一组织60名“两新”组织党务工作者参与业务能力测试,从制度层面提升党务干部素质能力。注重统筹教育资源,培育优化队伍。利用潍坊创业大学、区党性教育基地和清东红色历史展览馆,由潍坊滨海区党性教育师资库7名讲师,分别以宣讲、座谈、实地参观、交流学习等形式,组建成长联盟、开设成长课堂、开展成长竞赛、打造成长通道、优化成长环境,系统地、有针对地培育政治强、党务精、会管理、善协调的党务红领队伍,推行区、园区两级培训体系。去年以来先后组织业务工作者培训班6期,培训干部200余人次,“两新”组织党务工作者素质能力有效提升。
蓝天白云下,五彩斑斓的风筝凭风借力,任意翱翔;碧波荡漾的大海上,激情豪迈的健儿乘风踏浪,自由驰骋。滨海区规范资格认证流程,严格动态管理,下发《关于做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红领党务”推荐评选工作的通知》,按照直属党委评价推荐情况占40%、考试成绩占60%的比例,进行“红领党务”初级(C)、中级(B)、高级(A)三个资质等级认证,目前,全区共进行初级认证14人,中级认证22人,高级认证24人。同时实行动态管理,“红领党务”管理期为3年,每年综合评定1次,建立ABC三个资质等级逐级向上的职业晋升制度,工作优秀的优先推荐各级评先树优,对履职不力的采取降级或取消“红领党务”资格处理,持续保持持证人员的紧迫感和危机感,确保组建的“红领党务”干部队伍党员公认、群众信服。滨海区打造双向互动机制,提升工作成效。通过指导企业健全“红领党务”等级工作津贴补助办法,从就业上岗、待遇保障、评先评优等方面构建多要素、复合式的保障体系,持证身份可以双向互动,让党务干部有荣誉、有待遇、有奔头,全面激发学习党建、研究党建工作的热情,更好服务企业发展。山东新和成氨基酸有限公司的黄允从事党建工作6年,在本次等级认证中获得高级(A)证,他介绍“以往开展工作会有放不开手脚的感觉,现在组织部门给我们认证,企业对我的认同感更强,做党务工作的底气也更足了。”(通讯员 鲁品宣 潍宣 晓远 东方)
- 红色领航强根基 党建惠企促发展——双山商会第四期党建专题走访2025-06-30
- 大唐临汾热电公司强化“五项机制”推动党建质效提升2025-06-27
- 党建领航筑根基 单词竞赛展风采——航空小学开展“单词小达人”争霸赛2025-06-27
- 党建领航情系船员 中建筑港装备工程公司联合属地海事部门开展党建共建活动2025-06-25
- 公铁水无缝对接 激活鲁西南经济新引擎2025-06-23
- 党建引领聚合力 安全护航践初心——黄山市局党员志愿服务筑牢夏季零售终端安全屏障2025-06-20
- 筑牢纪律防线 济南市市政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支部开展学习教育实地践学活动2025-06-15
- 廉心铸魂担使命 济南市市政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总支开展联合主题党日活动2025-06-13
- 党建联建聚合力 数智兴农绘新篇2025-06-12
- 六一邂逅名著 童心共赴经典——济南高新区航空小学名著情景剧圆满收官2025-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