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朐县城关街道北五里庄村——善治理、兴产业、培文化,振兴发展典范榜上有名

2025-11-03 15:15:44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乡村振兴的丰收果实献给秋天,清廉履职,自律担当,铸造了这班人的风骨。山东省临朐县城关街道北五里庄村“两委”班子的清廉履职,是对“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坚守与践行。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使命面前,这届“两委”班子成员将廉洁自律融入血脉,将纪律规矩内化于心。从产业发展规划到民生工程落地,每一个决策都以群众利益为根本出发点,杜绝权力寻租与利益输送。为了这种理念的践行,他们建立了常态化的学习教育机制,通过理论学习、案例警示、廉政谈话等方式,不断强化班子成员的责任意识与底线思维。党支部书记指出:只有将清廉理念转化为具体行动,才能让乡村振兴的每一项政策都精准落地,每一笔资金都用在刀刃上,切实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在临朐县城关街道乡村振兴的蓝图上,北五里庄村始终是浓墨重彩的一笔。五年来,以党总支书记张德伟为核心的“两委”班子,锚定“抓党建、重清廉、善治理、升产业”目标,用敢闯敢试的担当、务实为民的行动,将村庄打造成产业兴旺、环境优美、文化繁荣的振兴样板,赢得了上级表彰与百姓点赞。

  党建领航守清廉

  “两委”扛责当“头雁”

  党建是乡村发展的“根”,清廉是班子履职的“魂”。北五里庄村党总支始终将党建工作摆在首位,以强组织、守清廉、敢担当为抓手,让“两委”班子成为带动村庄发展的“领头雁”。

  党总支坚持“三会一课”常态化,每月组织党员集中学习党的政策理论与乡村振兴案例,从产业发展思路到环境整治方法,从清廉履职要求到为民服务技巧,让每一名党员都成为“懂政策、会干事、能担当”的骨干。为发挥党员先锋作用,村里推行“党员责任区”制度,将村庄划分为8个责任区,每名党员负责政策宣传、困难帮扶、矛盾调解,在小微企业引进、环境整治等工作中,党员带头上门沟通、带头参与行动,成为村民看得见、信得过的“主心骨”。

  清廉履职更是班子的“生命线”。张德伟书记带头签订《廉洁履职承诺书》,“两委”班子成员全部公开个人有关事项,村集体财务收支、项目招标、惠民政策落实等重大事项,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制度,每季度在村委会公告栏、村民微信群同步公示,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针对小微企业引进、特色农业发展等涉及集体利益的工作,村里成立“党员监督小组”,全程参与项目考察、合同签订、资金使用等环节,杜绝暗箱操作。此外,张德伟书记还注重家风建设,其家庭整洁有序、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为村民树立了榜样,更带动了村庄整体文明素养的提升,间接优化了经济发展软环境。

  民主治理聚民心

  平安有序固“根基”

  “治理好不好,关键看民心;秩序稳不稳,民主是核心。”北五里庄村“两委”以民主治理为抓手,通过完善机制、发动群众,让村庄平安有序,让村民安心舒心。

  村里建立了“村民议事会”制度,每月固定召开议事会议,邀请党员代表、村民代表、乡贤、小微企业负责人共同参与,大到村庄发展规划、产业项目引进,小到邻里矛盾调解、公共设施维护,都交由大家“商量着来”。2022年,在是否引进一家农产品加工企业时,议事会成员围绕“企业环保标准、就业带动作用、土地使用成本”等问题展开讨论,最终形成一致意见,既确保了企业合规入驻,又保障了村民利益。此外,村里还推行“网格化管理”,将全村划分为6个网格,每个网格由1名村干部任网格长、2名村民任网格员,网格员每天巡查网格,收集村民诉求、排查安全隐患,建立“民情台账”,实行“销号管理”。去年以来,网格员累计解决村民漏水维修、邻里纠纷等问题90余件,上报并整改安全隐患20余处,真正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庄”。

  为维护村庄平安秩序,村里还组建了“党员巡逻队”,每晚由3名党员带头巡逻,重点检查小微企业厂区、村民集中居住区的安全情况;在主要路口安装监控设备,实现“技防+人防”结合。同时,村里定期开展“法治宣传”活动,邀请司法所工作人员讲解法律知识,引导村民依法办事。如今的北五里庄村,矛盾少了、秩序好了,村民出门放心、在家安心,小微企业经营也更有保障,“平安稳定”成为村庄发展的坚实后盾。

  产业赋能强造血

  百姓钱包“鼓起来”

  产业是富民强村的“引擎”。北五里庄村紧跟城关街道“依托产业园区推动乡村振兴”的规划,以“集聚小微企业、创新发展特色农业”为方向,用“智慧”盘活资源,让村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村集体经济越来越强。

  在小微企业引进上,村里自2021年起加大力度,依托区位优势,主动对接符合环保、低耗能要求的小微企业,提供场地协调、政策咨询等“一站式”服务。截至目前,已成功引进农产品加工、包装材料生产等小微企业8家,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150余个,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上班,月收入可达4000-6000元。村民王大哥以前在外打工,现在在村里的农产品加工厂上班,他说:“既能挣钱,又能照顾老人孩子,比在外漂泊强多了!”村里还计划建设“小微企业孵化园”,整合闲置土地资源,为更多小微企业提供发展空间,进一步扩大就业规模。

  在特色农业发展上,村里摒弃传统种植模式,引入“智慧农业”理念,组织村民成立种植专业合作社,推广草莓、樱桃等高效经济作物的温室种植技术。合作社邀请农业专家定期上门指导,通过物联网设备监测温湿度、光照,实现精准种植,不仅提高了产量,还提升了农产品品质。此外,村里还探索“农企合作”模式,与引进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签订收购协议,解决村民“销售难”问题,形成“种植—加工—销售”产业链,让农产品附加值更高。五年来,北五里庄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从不足15万元增长到60余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增长35%,“产业兴、百姓富”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文化惠民润人心

  新风正气“树起来”

  文化是乡村的“精气神”。北五里庄村党总支以“文化惠民、风尚育人”为目标,通过举办特色民俗活动、开展文化惠民项目,让新时代社会风尚在村里落地生根。

  每年举办的“白龙文化节”是北五里庄村的文化盛事。节日期间,村里组织舞龙舞狮、戏曲表演、民俗展览等活动,村民们自发参与表演,有的敲锣打鼓,有的演唱传统戏曲,有的展示手工技艺,不仅传承了历史文化,更展现了村民对美好生活的赞颂。2023年的白龙文化节,吸引了周边村庄上千名群众参与,现场热闹非凡,成为传播乡村文化、增进邻里情谊的重要平台。此外,村里还积极落实“一村一年一场戏”文化惠民政策,每年邀请专业戏曲院团到村演出,吕剧《李二嫂改嫁》、京剧《沙家浜》等经典剧目深受村民喜爱,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文化大餐”。

  为培育新时代社会风尚,村里还开展“好家风、好家训”评选活动,通过村民自荐、邻里推荐、村委会审核的方式,评选出10户“家风示范户”,将他们的家风家训张贴在村委会宣传栏,引导村民学习。张德伟书记的家庭因“孝亲敬长、勤俭持家”当选“家风示范户”,其事迹被村民广泛传颂,带动更多家庭重视家风建设。村里还利用“乡村大喇叭”,每天播报正能量新闻、文明礼仪知识,让“尊老爱幼、邻里和睦、诚信友善”的风尚深入人心。如今的北五里庄村,文化活动丰富了,村民精神饱满了,新时代社会风尚正成为村庄最美的“底色”。

  环境整治提颜值

  宜居家园“美起来”

  “环境美不美,直接关系村民的幸福感。”北五里庄村“两委”以“提速环境整治、打造宜居家园”为目标,从细节入手,从行动发力,让村庄旧貌换新颜,让村民安居乐业。

  在国家卫生县城创建工作中,村里积极响应号召,组织党员、村民开展“环境整治攻坚行动”。大家分片负责,清理沿路摊点、清除路边杂草、清运楼前杂物,有的挥舞扫帚清扫路面,有的搬运废弃物品,有的劝说商户规范经营,仅用一周时间就完成了全村环境整治,村庄面貌焕然一新。为巩固整治成果,村里建立“环境保洁长效机制”,聘请专职保洁员负责主干道清扫、垃圾清运,实行“户分类、村收集”的垃圾处理模式,确保村庄时时干净、处处整洁。

  村妇联主任张政芳还带领村民开展“美丽庭院”建设,以“人美、院美、室美、厨厕美、村庄美”的“五美”标准为目标,逐户指导村民整理庭院、清洁家居。村里定期组织“美丽庭院”评选,对达标家庭授予荣誉牌,并给予生活用品奖励,激发村民参与热情。村民李大姐以前家里庭院杂乱,参与“美丽庭院”建设后,不仅收拾好了庭院,还种上了月季、吊兰等绿植,家里变得整洁又温馨,她说:“看着干净漂亮的家,心情都变好了!”如今的北五里庄村,道路干净整洁,庭院绿意盎然,村民出门见绿、移步皆景,“安居乐业”不再是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生活日常。

  文明培育筑内涵

  公德新风“立起来”

  文明村风是乡村振兴的“软实力”。北五里庄村“两委”以“兴文明、树公德”为抓手,通过丰富文体活动、传承红色文化、探索文旅融合,为村民搭建起提升公德、践行文明的“阶梯”。

  在文体活动方面,村里建设了“文化活动广场”,配备篮球架、乒乓球台、健身器材等设施,成为村民运动健身的好去处。每天清晨和傍晚,广场上满是锻炼的村民,有的打太极,有的跳广场舞,有的打乒乓球,热闹非凡。村里还组建了“广场舞队”“篮球队”,定期组织比赛活动,去年举办的“迎国庆篮球赛”,吸引了周边6个村庄的队伍参赛,既丰富了村民生活,又增进了村庄间的交流。

  在文旅融合探索上,村里结合“白龙文化节”民俗活动与优美的人居环境,计划开发“乡村文化体验游”线路,让游客参与民俗活动、体验农家生活、欣赏乡村美景。目前,已与周边旅行社初步对接,未来将进一步完善旅游配套设施,让文旅融合成为带动村庄发展的新增长点。

  如今的北五里庄村,文明新风处处吹,公德意识人人有。村民们守公德、讲文明、爱家乡,在党总支的带领下,正沿着乡村振兴的道路稳步前行,朝着“村更强、民更富、家更美”的目标不断迈进,用实干与担当书写着新时代乡村发展的新篇章。

  清廉是检验初心的“试金石”。山东省临朐县城关街道北五里庄村“两委”班子以使命意识为驱动,将廉洁要求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具体实践。通过构建“学廉、守廉、践廉”的长效机制,不仅夯实了基层干部的思想根基,更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障。

  (供稿:鲁典闻 潍农宣 临广讯 郑建文 李鑫 长远 余广庆)

责任编辑:李景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