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结直肠癌:早筛早治,守护肠道健康
在当今社会,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了解结直肠癌的相关知识,对于预防、早期发现以及有效治疗至关重要。
一、结直肠癌究竟是什么?
结直肠癌是发生在结肠或直肠部位的恶性肿瘤,这两个部位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吸收水分、电解质以及形成和储存粪便。当肠道黏膜上皮细胞发生异常增生,逐渐形成癌前病变,若未得到及时干预,最终可能发展为癌症。其中,结肠癌好发于乙状结肠、盲肠、升结肠等部位;直肠癌则多见于直肠的中下段。
二、哪些因素在“催生”结直肠癌?
1. 饮食因素:长期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饮食是重要诱因。过多摄入红肉(如牛肉、猪肉、羊肉)、加工肉类(如香肠、火腿、腊肉),同时蔬菜水果摄入不足,会使肠道蠕动减慢,有害物质在肠道内停留时间延长,刺激肠道黏膜。例如,西式快餐饮食模式常见于发达国家,其结直肠癌患病率相对较高。
2. 遗传因素:约 20% - 30%的结直肠癌具有遗传倾向。像林奇综合征、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等遗传性疾病,患者携带特定基因突变,其患结直肠癌风险大幅增加,家族中多人发病,且发病年龄往往较早。
3. 肠道慢性炎症: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长期炎症刺激肠道黏膜,反复损伤与修复过程中,细胞易发生恶变。以溃疡性结肠炎为例,患病 10 年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开始明显上升,且随着病程延长风险持续增加。
4. 生活习惯:久坐少动、肥胖、吸烟、过量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都与结直肠癌相关。长期久坐使肠道血液循环不畅,肥胖导致体内激素失衡、炎症因子增多,而吸烟、酗酒中的有害物质经消化道吸收后损伤肠道细胞。
三、身体发出的“警报”信号
1. 排便习惯改变:这是最常见症状之一,包括排便次数增多或减少,原本规律的排便变得毫无规律,如从每日 1 次变为每日 3 - 4 次,或者好几天才排便一次;还可能出现腹泻与便秘交替,时而水样便,时而干结难排。
2. 大便性状改变:大便变细,形似铅笔,这是由于肠道肿物占位,使肠腔狭窄,粪便通过受阻而被挤压变形;便血也是重要警示,轻者粪便表面带血或便后手纸带血,重者可为黏液脓血便,颜色暗红或鲜红,血与粪便混合程度因肿瘤位置而异,高位结肠肿瘤出血多与粪便混合均匀,低位直肠肿瘤出血常附着于粪便表面。
3. 腹痛腹胀:初期多为隐痛、胀痛,部位不固定,常为间歇性发作,这是肿瘤刺激肠道、引发肠道痉挛或不全梗阻所致;随着病情进展,腹痛加剧、持续时间延长,若发展为完全梗阻,会出现腹部剧烈绞痛、腹胀如鼓,伴随恶心、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典型肠梗阻表现。
4. 全身症状:不明原因的消瘦、乏力,短时间内体重明显下降,这是因为肿瘤消耗机体大量能量;贫血症状如面色苍白、头晕、心慌,一方面由于长期便血失血,另一方面肿瘤影响营养物质吸收,导致造血原料缺乏。
四、诊断“金标准”与早期筛查手段
1. 结肠镜检查:堪称诊断结直肠癌的“金标准”,它能直接观察肠道黏膜情况,发现微小病变,如息肉、溃疡、肿物等,并可取组织进行病理活检,明确病变性质。一般建议 45 岁以上人群定期接受结肠镜检查,若无异常,可 5 - 10 年复查;若有肠道腺瘤性息肉病史、家族遗传史等高危因素,复查间隔应缩短至 1 - 3 年。
2. 粪便潜血试验:操作简便、无创,通过检测粪便中微量血液来初步筛查。虽不能确诊结直肠癌,但可作为早期筛查的第一道防线,若结果阳性,需进一步做结肠镜等检查排查。对不愿或不能耐受结肠镜的人群,可每年进行粪便潜血试验。
3. 肿瘤标志物检测: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 CA19 - 9 等指标常用于辅助诊断与病情监测。肿瘤标志物升高不一定意味着患癌,但在结直肠癌患者中常出现异常,术前升高提示预后可能较差,术后动态监测有助于早期发现肿瘤复发转移,可与其他检查联合应用提高诊断准确性。
五、防治策略:多管齐下,远离肠癌威胁
1. 一级预防:生活方式“大改造”: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吃蔬菜(如西兰花、菠菜、芹菜)、水果(如苹果、香蕉、橙子)、全谷物(如燕麦、糙米、全麦面包),减少红肉与加工肉类摄取,保持饮食均衡;每周坚持 150 分钟以上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避免久坐,工作间隙适时起身活动;戒烟限酒,减轻身体代谢负担,降低肠道受有害物质侵袭风险。
2. 二级预防:早筛早诊“不遗漏”:普通人群 45 岁起遵循医嘱规律筛查,有家族史、肠道病史等高危人群提前至 40 岁甚至更早开始筛查,综合运用多种筛查手段,做到早期发现癌前病变,及时切除息肉等病灶,阻断其向癌症发展进程。
3. 治疗手段:个体化精准“出击”:一旦确诊结直肠癌,根据肿瘤分期、位置、患者身体状况制定个体化方案。早期患者多采用手术切除,切除病变肠段及周围淋巴结,腹腔镜微创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中晚期患者术后常需辅助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综合手段,靶向药物如贝伐珠单抗、西妥昔单抗精准作用于癌细胞特定靶点,减少对正常细胞损伤,提高疗效、延长生存期。
结直肠癌虽凶险,但并非不可战胜。只要我们增强防癌意识,关注身体变化,积极践行健康生活方式,按时筛查,就能在这场与病魔的较量中抢占先机,守护肠道健康,畅享美好生活。让我们从现在起,为自己的健康筑起坚固防线。(作者:枣庄市立医院新城分院 普外科 主治医师 张波)
- 血液病患者为何易感染?2025-02-25
- 肺部结节:别慌,了解真相才能科学应对2025-02-25
- 肺部结节 不必“纠结”,如何正确了解肺结节2025-02-24
- 守护肠道健康,远离结直肠癌2025-02-24
- 了解肺结节:不必谈“结”色变2025-02-24
- 穿刺活检同步微波消融术治疗疑似肺癌肺结节2025-02-22
- 肝癌的现状及介入治疗手段2025-02-21
- 乳腺彩超+钼靶:乳腺癌筛查的“黄金搭档”揭秘2025-02-21
- 血液病患者全方位预防感染攻略2025-02-20
- 幽门螺旋杆菌的相关知识202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