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预防之十问十答

2025-04-30 11:52:31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引言:宫颈癌是女性第四大癌症,严重威胁女性健康。据统计 2024年全球宫颈癌新发病例约为 66 万,死亡病例约 35 万;2024 年中国宫颈癌新发病例为 15.07 万,死亡病例为 5.57 万。过去几十年,全球宫颈癌的防治虽然取得了肯定的成果,但呈现出了明显的地域差异,发展指数高的国家和地域发病率和病死率明显下降,发展指数低的国家发病率和病死率仍高居不下;88.1%的新发病例、90%的死亡病例发生在中、低收入国家。中国的宫颈癌发病率和病死率虽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但仍是欧美等发达国家的 2-3 倍,追溯原因我国适龄女性疫苗接种率和癌前疾病筛查率仍处于较低水平。 

  宫颈癌是目前唯一一个病因明确并存在预防性疫苗的恶性肿瘤。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是绝大部分宫颈癌的罪魁祸首,目前可通过 HPV 疫苗接种、癌前病变筛查治疗有效控制宫颈癌发病率。现笔者客观辩证阐述 HPV 感染与宫颈癌的关系,以期为广大女性解除关于宫颈癌预防的迷惑。

  感染 HPV 是否一定会罹患宫颈癌?

  人乳头瘤病毒(HPV)是一种极其常见的病毒,人类是其唯一的宿主,39~55%的年轻女性在开始性行为 24~36 个月后可检测到 HPV 感染。据统计,有性生活的女性一生感染 HPV 的风险高达 85-95%,但大部分的 HPV 感染是一过性,尤其是年轻女性多可通过自身免疫清除病毒,良好的睡眠是最好的免疫调节方式。只有高危型 HPV 反复持续的感染才会诱发宫颈病变,通常这一个过程长达 10 年,且只有少数 HPV 感染者可进展至浸润癌,在此期间一次充分的筛查、预防和早期治疗就可以阻断这一进程。

  感染 HPV 如何自处?

  30 岁以下的青年女性的 HPV 感染绝大部分是一过性的,病毒多数可自我清除,提高病毒清除率最有效的方法便是“睡眠”,充足的睡眠是良好免疫状态的前提,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健康生活方式也十分重要。此外,疫苗接种和宫颈病变筛查也十分必要。30-45 岁的中年女性感染 HPV,建议专业机构定期宫颈病变筛查,同时补充疫苗接种。45 岁以上女性感染 HPV 需充分重视,尤其是高危型 HPV 的持续性感染,建议宫颈病变定期筛查。生活作息建议同样适用于中老年女性。

  已经感染 HPV 是否仍有必要接种疫苗?

  答案是仍有必要。HPV 自然感染是否会诱导产生对病毒的完全免疫,结论是不肯定的,自然感染诱导的免疫反应,受到个体免疫状态、病毒类型、感染持续时间的影响。通俗讲,HPV 自然感染诱导机体产生的抗体滴度及亲和力较低,而疫苗接种的血清学反应比自然感染后的反应强得多,对应产生的抗体滴度较高,持续时间较长。

  HPV 疫苗安全性和有效性如何?

  HPV 疫苗由含有主要衣壳蛋白的 HPV 病毒样颗粒和相应辅料构成,疫苗本身不含有任何病毒 DNA 成分;即疫苗仅具备病毒的免疫原性,而无病毒感染传播能力。HPV 疫苗旨在诱发机体产生高滴度的血清中和性抗体,以中和病毒,并协助免疫细胞清除病毒。

  HPV 疫苗最佳接种时机?

  HPV 疫苗接种的最佳时机是在性生活前,最佳年龄是在 9~14 岁,且越早越好,现在疫苗的接种范围以放宽至 9-45 岁。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针对 9-14 岁的女童提供免费接种,希望在青少年群体全面覆盖形成群体免疫。此外,有 HPV 感染史未发生宫颈细胞病变的年轻女性,也可考虑接种主动获得不同 HPV 亚型间的交叉免疫保护作用。对于免疫缺陷或不宜接种疫苗者,定期筛查亦可以有效预防宫颈癌。

  HPV 疫苗“二价”“四价”“九价”如何选择?

  首先需要明确,HPV“二价、四价、九价”疫苗对宫颈病变及宫颈癌的预防功效高达 90%以上,因此在宫颈癌预防功效方面无显著差异。四价、九价疫苗增加了对 HPV6、11 的免疫保护,可明显降低生殖器疣病的预防。 

  HPV 疫苗时效性如何,是否可终身免疫?

  HPV 疫苗 2006 年上市,随访研究 19 年观察到:疫苗接种后诱发免疫应答并产生中和抗体的概率并非 100%;通常疫苗接种 4 周后接种者血清抗体滴度达到峰值,随后 12-18 个月内下降,然后逐渐稳定下来,接种 10 年后接种者血清样本中仍可检测到中和抗体的存在,但不可否认的是抗体的滴度随时间呈下降趋势。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在接种 HPV 疫苗数年内需要加强接种,有待后续研究提供更多循证数据。

  HPV 疫苗接种的社会效用

  HPV 疫苗于个体可以提供直接保护、交叉保护,于社会群体可以提供群体保护效应,具有深远的社会效益。

  除了 HPV 疫苗接种,宫颈癌预防还有那些措施?

  HPV 疫苗可预防大部分宫颈癌高相关 HPV 亚型感染,但并没有达到全面覆盖的目标,“九价疫苗”并非一劳永逸,定期宫颈癌筛查还是必须的。对于不适合疫苗接种的人群,定期筛查亦可以做到“拒宫颈癌于千里之外”。

  宫颈癌筛查措施有哪些?

  目前筛查方法包括细胞学筛查(液基细胞学为主)、HPV 检测以及 HPV 和细胞学联合筛查。经证实无论采用哪种筛查方法,只要进行筛查,30 岁以上女性均可获益。正常人群推荐开始宫颈癌筛查的年纪为 30 岁,每 5~10 年定期筛查一次,终止宫颈癌筛查的年纪为 65 岁。

  结束语:宫颈癌预防和控制应成为女性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通过 HPV 疫苗接种和宫颈癌筛查实现。呼吁有健康意识的女性对疫苗接种和宫颈癌筛查持开放态度,全社会共同协作加速宫颈癌的消除。(作者:山东省肿瘤医院 高福锋)

  

责任编辑:王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