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山东省肿瘤医院专家详解胃癌——从病因探寻到防治策略

2025-03-26 16:29:14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在医学领域,胃癌作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其复杂性和多样性一直备受关注。为了深入了解胃癌的成因、诊断、治疗及预防,鲁网记者特别采访了山东省肿瘤医院消化内科一病区副主任石焕。石焕主任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深厚的医学造诣,为我们全面揭示了胃癌的奥秘,并提供了宝贵的防治建议。

  胃癌成因:多重因素交织

  石焕主任指出,胃癌的发生并非单一因素所致,而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的主要“元凶”之一,长期感染可能引发胃黏膜损伤,进而促进癌变的发生。此外,饮食习惯也是影响胃癌发病的重要因素。高盐、腌制、熏制食品的摄入与胃癌风险增加密切相关,这些食物可能损伤胃黏膜,促进致癌物的形成。同时,吸烟、饮酒、遗传因素、慢性胃病、年龄、性别、肥胖以及环境因素等也在胃癌的发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吸烟会显著增加胃癌风险,酒精则可能刺激胃黏膜,长期大量饮酒也会提升患病几率。家族中有胃癌病史的人,患病风险较高,部分遗传性综合征如遗传性弥漫性胃癌也与胃癌相关。慢性胃病中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胃溃疡等疾病可能增加胃癌风险,尤其是伴随肠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时。此外,胃癌风险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肥胖、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或生活在胃癌高发区也可能增加胃癌风险。总体来说,这些因素可能相互作用,共同影响胃癌的发生。

  早期发现:胃癌诊断的关键所在

  对于胃癌的早期诊断,石焕主任强调了胃镜检查的重要性。作为最直接有效的诊断手段,胃镜检查可以直观观察胃黏膜的情况,及时发现异常并进行活检。此外,影像学检查如CT、MRI和超声内镜等,也有助于评估肿瘤的大小、位置及是否转移。幽门螺杆菌检测、肿瘤标志物检测和粪便潜血试验等辅助检查方法,也可以为胃癌的诊断提供有力支持。其中,通过呼气试验、血液或粪便检测,确认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肿瘤标志物检测如CEA、CA19-9等,虽不具特异性,但可作为辅助诊断和监测手段。而检测粪便中是否含有肉眼不可见的血液,可提示是否存在胃部病变。

  石焕主任还特别提醒,胃癌的早期信号不容忽视。持续的上腹不适、饱胀感或疼痛,尤其是进食后加重,以及无明显原因的食欲下降伴随体重减轻,都可能是胃癌的早期表现。呕吐,尤其是进食后出现,可能与胃部肿瘤阻塞有关。黑便或呕血是消化道出血的信号,需要进一步排除肿瘤的原因。长期慢性失血或营养不良导致的贫血,可能引发疲劳和虚弱。吞咽困难也需要引起重视,肿瘤位于胃上部时,可能导致这种症状的出现。她表示,早期诊断对提高胃癌治愈率至关重要。高风险人群应定期筛查,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个体化治疗:胃癌治疗的精准之路

  在谈到胃癌的治疗时,石焕主任表示,胃癌的治疗通常采用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方法。手术治疗、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和支持治疗等方法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了胃癌治疗的“组合拳”。 其中,手术治疗包括根治性手术即切除部分或全部胃及周围淋巴结,适用于早期和局部进展期胃癌;而姑息性手术用于晚期患者,缓解症状如梗阻或出血。化疗包括辅助化疗和新辅助化疗和姑息化疗。辅助化疗适用于术后消灭残留癌细胞,降低复发风险,新辅助化疗用于术前缩小肿瘤,提高手术成功率;姑息化疗用于晚期患者,延长生存期和改善生活质量。放疗中,辅助放疗在术后用于消灭残留癌细胞,降低局部复发风险;姑息放疗用于缓解晚期患者的疼痛、出血等症状。靶向治疗则是针对特定分子靶点的药物,如HER2阳性胃癌使用曲妥珠单抗。免疫治疗如PD-1/PD-L1抑制剂,适用于部分晚期胃癌患者。此外,还有支持治疗手段,包括营养支持、疼痛管理、心理支持等,旨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然而,晚期胃癌要根据不同分子分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石焕主任特别强调了分子分型在胃癌治疗中的重要性。例如,HER2阳性胃癌可以使用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微卫星不稳定性高表达(MSI-H)或错配修复缺陷(dMMR)胃癌则可能对免疫治疗如PD-1抑制剂更加敏感。EB病毒相关胃癌对免疫治疗反应较好,可能从PD-1抑制剂中获益。其他分子分型则需要根据具体分子特征选择靶向治疗或化疗,或者与免疫治疗的联合应用。

  因此,石焕主任强调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分子分型,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实现精准治疗。

  公众预防:远离胃癌的健康之道

  最后,石焕主任就公众如何预防胃癌给出了宝贵的建议。她强调,健康饮食是预防胃癌的关键。我们应该减少高盐、腌制、熏制食品的摄入,多吃新鲜蔬果和均衡饮食。新鲜蔬果富含维生素和抗氧化剂,有助于保护胃黏膜。饮食注意保持均衡,确保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健康脂肪。

  此外,戒烟限酒、控制体重、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定期体检等措施也可以有效降低胃癌风险。吸烟显著增加胃癌风险,戒烟是有效的预防措施。过量饮酒会刺激胃黏膜,建议不论男女都控制饮酒量,尤其不要酗酒。肥胖与多种癌症相关,包括胃癌,我们要通过健康饮食和锻炼控制体重。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的主要风险因素,确诊后应遵医嘱治疗。公众应重视定期体检,尤其是有家族史或慢性胃病的高风险人群,定期胃镜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

  对于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的人群,需要谨慎用药,必要时咨询医生。对于已经患有慢性胃病的人群,应该积极治疗并定期随访,以防止癌变的发生。同时,减少环境暴露和保持良好心态也是预防胃癌的重要措施。日常生活中避免有害物质,减少接触石棉、镍等化学物质,工作中做好防护。长期压力可能影响免疫系统,增加癌症风险,通过运动、冥想等方式减压。她还建议,公众应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充足睡眠、适量运动、均衡饮食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降低癌症风险。

  通过石焕主任的专业解读,进一步助力了公众深入了解胃癌的成因、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相信通过科学认知与行为改变,能够筑起阻断癌变的铜墙铁壁,为慢性病防控提供了创新范式。让我们携手共筑健康防线,远离胃癌的威胁。


  

责任编辑:王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