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室的守护者--记山东大学齐鲁第二医院急诊医学中心副主任邵明举
午夜的急诊科,灯火通明。监护仪的报警声、担架车轮的滚动声、医护人员急促的脚步声交织在一起。他穿梭在抢救室、监护区、留观室之间,像一位永不疲倦的“守夜人”,带领团队打赢一场又一场生命保卫战。

“时间就是生命,尤其在急诊科,每一秒都可能决定患者的生死。”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急诊医学中心副主任邵明举这样形容他的工作。作为一名拥有三十余年急诊经验的老急诊人,他深知肩上的责任有多重。
从医三十余载,邵明举副主任1988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六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多年来,他坚守在急诊一线,从一名普通医生成长为急诊医学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
01 专业积淀,急诊多面手
邵明举副主任的专业领域颇为广泛。他不仅擅长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肺炎及肺肿瘤的诊治,还对各种急危重症、中毒患者的抢救治疗有着丰富经验。
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中毒、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从业以来,他承担省部级课题2项,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10余篇,主编专著2部,参编专著5部。
在急诊医学领域,邵明举副主任担任多个重要学术职务,包括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院前急救学组委员、美国心脏病学会心肺复苏技能培训高级导师、山东省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等。

02 培养人才,强化团队建设
作为急诊医学中心带头人,邵明举副主任深知团队建设的重要性。他积极参与青年医师培养工作,如他主持了以“急性中暑的诊断治疗”为主题的青年医师论坛。他强调:“急性中暑是夏天常见急性疾病,中老年多发,多急性起病,发病后各个脏器损害重、死亡率高。发病后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处理,否则容易导致病情急剧恶化危及患者生命。”
对待青年医师,他总是说“把他们拉进来多听老一辈传授经验,带他们走出去多参加学习见见世面”。
邵明举副主任还致力于基层急诊能力的提升。作为山东省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兼基层学组组长,他积极参与“助力基层工程”培训班,帮助基层急诊医务人员提升技能。
03 推动创新,建设急救网络
邵明举副主任积极推动急救网络建设。如2025年1月,他受邀到威海市立第三医院指导工作,参与学科建设座谈会、急危重症救治授课等活动,帮助该院提升急诊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并且长期致力于推进中毒及危重症专科联盟。
在座谈会上,他进行了地域性科室规划及发展理念的讨论分享,为急诊科学科建设提供了宝贵意见。他还前往急诊门诊、病房等区域深入交流、实地考察,对急诊急救工作的运行状况、院前医疗急救服务能力等关键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
邵明举副主任认为,急救不是单打独斗,而是一张网的协作。他推动建设的急救网络,正在为更多患者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
04 科普宣教,惠及知识普及
邵明举副主任高度重视急救知识普及工作。如在2023年9月他做客《大众名医馆》节目,为公众讲解急救及AED使用等知识。
在节目中,他强调了“黄金4分钟”的重要性:一旦人体出现心脏骤停超过10秒,便会意识丧失和倒地;超过60秒,自主呼吸逐渐停止;超过4分钟,脑组织会发生永久性损害。心肺复苏和AED的使用,可以帮助患者“跑赢死神”。

邵明举副主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公众传授急救技能,提高了大众的自救互救能力。
如今,邵明举副主任仍每天忙碌在急诊一线,不论逢年过节,始终如一。
他带领的急诊团队,就像一支永不熄灯的“特种部队”,守护着生命的前线。在急诊科这个生与死较量的战场,邵明举副主任和他的团队一次次创造着生命奇迹。
“没什么特别的,就是觉得还有很多事没做完。”简单的话语,道出了一位急诊老兵三十余载不变的初心。

- 揭秘结直肠癌的预警信号与防癌攻略2025-09-08
- 年轻乳腺癌:被忽视的“粉红危机”2025-09-08
- 肝癌:早发现早干预,守护肝脏健康2025-09-08
- 肺磨玻璃结节≠肺癌!科学评估与健康随访指导2025-09-05
- 放疗并不可怕:7个误区与正解2025-09-05
- 常见恶性肿瘤早识早检2025-09-05
- 淋巴瘤免疫化疗 5 大不适:患者自查与就医要点2025-09-05
- 食管癌的精准治疗2025-09-05
- 癌性疼痛别硬扛:阶梯化止痛与就医实用指南(患者版)2025-09-05
- 对抗“癌王”:胰腺癌的最新治疗手段有哪些?2025-08-29